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登盛政府2011年3月执政以来,缅甸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中缅“胞波”情谊提出了新的考验。尤其是,随着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缅甸媒体出现官方媒体和私营媒体并存的局面,对华认知日益“复杂化”、“多元化”、“错误知觉化”。而中国对缅甸媒体的变化没有“顺势而为”,导致对缅“媒体外交”缺位。当前,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要求中缅两国进一步促进互联互通和加强人文交流,由此,探究民主转型时期缅甸媒体涉华报道的客观、真实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解决路径,具体特殊的重要性。本研究针对缅甸官方媒体(以《缅甸新光报》为例)2010年至2013年的涉华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描述其涉华报道的体裁、长度、版面、来源、选材倾向、倾向、主体、重点,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进而明晰缅甸官方媒体对华报道的表现形式和趋势。与此同时,选取缅甸私营媒体(以密松事件为例)进行舆情分析,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进行细致分析,进而探究这一重要事件的传播过程和舆情变动规律。最后,综合量化指标来判断缅甸媒体对华认知是否存在“错误知觉”,从而进一步分析“错误知觉”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解决路径。本研究认为,民主转型时期的缅甸媒体由于非理性认知相符、诱发定势思维和历史包袱的原因,对华“知觉”“与事实不符”,对华产生了“中国威胁论”、“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去中国化”和“泛政治化”这四种“错误知觉”,并呈现多元化和单一化并存,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存,正面化和错误知觉化并存的矛盾对立统一趋势。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缅甸媒体对华的“错误知觉”,首先,要明晰知觉,明晰缅甸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明晰中国对于缅甸的战略意义,明晰中国、军政府和新政府的关系,明晰中国在缅投资项目对缅利益;其次,要在解决缅北民地武和政府和谈中创造性介入;最后,要加强软实力建设,加强中国对缅的传播能力,加强与缅甸媒体的合作交流,加强和缅甸的教育和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