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面部表情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流方式,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环境适应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将行为数据与ERP(事件相关电位)数据相结合,探讨个体对有表情图片(愉快面孔、愤怒面孔)和无表情图片(中性面孔、非面孔图片)的反应差异。实验采用图片识别范式,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男13人,女12人),来考察面孔知觉。实验一呈现四类图片:愉快面孔、愤怒面孔、中性面孔和非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判断图片有无表情,愉快与愤怒面孔为“有表情”判断,中性面孔和非面孔图片为“无表情”判断(内隐表情加工);实验二呈现两类图片:愉快面孔和愤怒面孔,要求被试判断面孔愉快与否,愉快面孔为“愉快”判断,愤怒面孔为“非愉快”判断(外显表情加工)。结果发现,愉快、愤怒和中性面孔图片的N170波幅没有显著差异,但中性面孔图片的N170波幅要显著大于非面孔图片;并且N170在左枕颞区激活要显著早于右脑。各实验中,表情面孔图片在顶中央区均诱发了较为明显的ERP晚正成分,大约从350ms持续到750ms。表情面孔图片的知觉有从后部脑区向前部脑区延伸的趋势。此外,实验一的中性面孔诱发的电位波幅要显著大于表情面孔图片,但愉快与愤怒面孔知觉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二的愉快面孔只在第一个分析时段显著大于愤怒面孔;后两个分析时段中,愉快与愤怒面孔的知觉没有显著差异。表情面孔的知觉在两个实验中有反转效应:实验一中是愤怒面孔大于愉快,而实验二中是愉快面孔大于愤怒。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N170与面孔特异性加工有关;(2)表情加工主要是晚正成分的差异,而且内隐表情加工与外显表情加工有反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