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Fisher (1958)提出性选择模型以来,雌性的配偶选择就通常被假定是一个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特征。性选择理论模型假定:雌性是独立于其他雌性的选择和行为选择雄性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偏好在有机体的一生中是固定不变的,是由强大的基因影响导致的。然而,有研究者提出,环境方面包括社会环境,也可以导致群体内择偶偏好的差异。此外,对人类的研究还发现,一种类似于印刻的机制(imprinting-like)也会影响人们对配偶的面部特征的偏好。对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研究发现,雌性的配偶选择会受到其他同种雌性(榜样)选择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选择某个特定雄性(目标)做为伴侣的可能性,这被称为择偶复制。通过择偶复制,雌性可以避免评估潜在伴侣有关的代价,包括时间、精力、捕食风险以及其他可能的代价;此外,复制还可以减少评价潜在配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雌性对潜在配偶的辨别能力。早期对择偶复制的探索大多集中于对非人类动物的研究,主要包括鱼类、鸟类,对人类择偶复制的系统研究则相对较晚。目前,国外关于人类择偶复制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国内对此的研究则非常匮乏。总体来说,本研究通过吸引力和择偶意向两项指标检测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女性是否会表现出择偶复制。具体而言,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被试的婚恋情况、目标男性和榜样女性的关系状态、被试自身的吸引力水平等对个体择偶复制效应的影响,此外,研究还检测了个体是否会复制榜样的消极配偶决定。实验1使用两因素的混合设计,首先向被试呈现单独的目标男性图片,要求被试评价吸引力;随后,呈现目标男性和榜样女性配对的图片,并在图片中标明榜样女性的选择意向,要求被试表达自己的择偶意向和再次评价目标男性的吸引力;最后,随机挑选一些男女配对图片,告知被试图片中的男性和女性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要求被试再次表达其择偶意愿。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发现:(1)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女性存在择偶复制行为:(2)单身和恋爱被试都表现出了择偶复制,然而,她们的复制模型存在差异;(3)目标男性和榜样女性是否处于恋爱关系中,对女性的复制行为的发生没有影响,但是对复制效应的强度存在影响;(4)单身女性对榜样女性的消极选择更为敏感。实验2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个体自身的吸引力水平是否会对择偶复制产生影响。根据被试对自身吸引力的自我评价,我们将被试分为了高吸引力组、中等吸引力组和低吸引力组。实验2仍然使用两因素混合设计,实验过程与实验1总体相同,但更为简短。首先,向被试呈现单独的目标男性图片,要求被试评价吸引力;随后,呈现目标男性和榜样女性配对的图片,并在图片中标明榜样女性的选择意向,要求被试再次评价目标男性的吸引力并表达自己的选择意愿。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发现:被试自身的吸引力水平会影响其择偶复制,即使在控制了被试的婚恋情况和恋爱经验后,这一效应仍然显著。具体来说,仅仅只有高吸引力组的女性被试显著提高了对榜样女性感兴趣的目标男性的吸引力评价,表现出择偶复制效应,然而,中等吸引力组和低吸引力组的被试则并没有表现出复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