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十儿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大量乡村学校被撤并,又因为原来的管理机构撤销,人事关系发生变动,致使部分学校的资产,陷入村不管、乡不管、教育行政部门不管的“三不管”状态。此类乡村学校大都修建于上世纪末的“普九”期间。当时正值农村学龄人口的高峰期,为了保证“普九”的需要,村村建校蔚然成风。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和规模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镇务工,带来了农村人口的急剧迁徙,农村学龄儿童随务工的父母到城镇就读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截的趋势。此外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普遍倾向于让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争先恐后,不惜代价也要把子女送到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伴随国家人口控制的计划生育政策,全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乡村生源逐渐萎缩,农村学校日趋式微。面对农村教育的新情况,全国开展了义务教育布局调整,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地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各地根据农村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较为合理调整了农村学校布局。但学校布局调整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随着撤并学校的浪潮,产生了大量的闲置校园校舍。农村被撤并学校因学校产权模糊而导致闲置的现象在全国各地相当普遍。因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在建立过程中,国家农村土地政策儿经变化,学校用地来源和具体获得的用地情况多样,于此同时,农村教育的管理模式也经历了多次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农村被撤并学校用地又属于农村公共事业用地。所以,被撤并学校土地和校舍的处置问题已成为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对闲置校产进行了定义,并且找出在产权解析、处置方式、区域差异和布局调整层面的研究缺乏和不足。希望通过从这些欠缺的维度对闲置校产处置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提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提出闲置校产处置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对闲置校产进行定义,以及找出现阶段各方面研究关注不足的点进行聚焦。第二章对现阶段闲置校产处置的状态进行数据和类型的解析。第三章找出闲置校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第四章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通过结合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政策指向和相关法律规定,探讨出合理合法的义务教育学校闲置校产处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