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药中的真菌毒素的研究已经从早期单一种类的的定性分析进入到同时多种毒素的定量分析阶段,但由于国家对于相关真菌毒素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质量标准不如在食品中那样严格,使得药品生产加工企业没有对真菌毒素引起重视,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药品检测方法,完善真菌毒素的质量标准。液质联用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检测手段,对比传统液相色谱在测定微量化合物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中最常用的补气要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云南东南部,广西、四川等地也有分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本文以黄芪、三七药材及其制剂为研究对象,以液质联用为检测手段建立了10种真菌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完善相关药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方法参考。本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以黄芪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OTA、T-2毒素、霉酚酸MPA、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醇ZAN、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对色谱条件及提取溶剂、固相萃取柱、定容溶剂选择等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所得十种真菌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20~0.999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4.1%~11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1%-14.3%之间。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对黄芪药材中的十种真菌毒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2)以黄芪注射剂及黄芪颗粒两种黄芪制剂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OTA、T-2毒素、霉酚酸MPA、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醇ZAN、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对注射剂提取方法、淋洗液以及定容溶剂选择等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两种黄芪制剂中十种真菌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黄芪注射液的相关系数R2在0.9951~0.999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5.6%-11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5%-15.3%之间;黄芪颗粒的相关系数R2在0.9930~0.999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3.5%-10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5%~15.3%之间。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对两种黄芪制剂中的十种真菌毒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3)以三七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OTA、T-2毒素、霉酚酸MPA、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醇ZAN、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对色谱条件及提取溶剂、固相萃取柱、定容溶剂选择等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所得十种真菌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81~1.000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3.8%~105.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6.75%之间。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对三七药材中的十种真菌毒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4)以三七制剂血塞通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OTA、T-2毒素、霉酚酸MPA、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醇ZAN、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对注射剂提取方法、淋洗液以及定容溶剂选择等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血塞通中十种真菌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88~0.999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1.9%~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6.13%之间。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对血塞通粉针制剂中的十种真菌毒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