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预防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间性传播已经成为预防控制HIV传播的重点内容之一。了解艾滋病单阳家庭知晓感染前后性行为变化并探索影响配偶阳转的主要因素,对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描述艾滋病感染家庭配偶知晓感染前后配偶间性行为变化。2.探索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主要影响因素。3.模拟预防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措施的效果。方法1.采取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对盈江县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新报告的艾滋病单阳和双阳家庭进行调查,描述艾滋病家庭内配偶间性传播现状及配偶知晓感染前后性行为变化。2.采取1:2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盈江县等30个县(市)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观察期间内艾滋病单阳家庭中配偶发生HIV抗体阳转的单阳家庭为病例组,配偶未发生HIV抗体阳转的单阳家庭为对照组,按性别、年龄进行匹配,分析配偶发生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影响因素。3.根据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主要影响因素拟合性传播模型(Bernoulli Process Model),模拟不同干预措施对减少单阳配偶阳转的作用。结果1.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盈江县150对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家庭中,46.7%的家庭为艾滋病双阳家庭。2.150对新发现艾滋病感染家庭首证感染者在确证HIV感染前,单阳家庭在配偶间性行为中回答从来不用安全套和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8.5%和5.1%,双阳家庭分别为为83.3%和2.8%;142个家庭首证感染者确证HIV感染后,单阳家庭在配偶间性行为中回答从来不用安全套和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9.5%和86.5%,双阳家庭分别为为41.2%和44.1%。64.7%的家庭配偶间性行为较确诊前减少或无性为;62.0%的家庭配偶间最近6个月的性行为的频次10次以下。3.新发现艾滋病感染家庭首证感染者确诊前,其配偶一方曾发生过临时性性行为(OR=12.85,95%CI:4.84-34.10)或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OR=8.39,95%CI:0.88-80.20),双方更可能均为HIV抗体检测阳性。4.2011-2012年观察期间,30个县(区)的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率为1.02/百人年(95%CI:0.76-1.33/百人年);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育需求、抗病毒治疗和安全套使用是影响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主要因素,其中,生育需求是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重要危险因素(OR=5.18,95%CI:1.19-22.58);艾滋病单阳家庭阳性方及时抗病毒治疗(OR=0.09,95%CI:0.01-0.67)和坚持使用安全套(OR=0.05,95%CI:0.01-0.28)是降低配偶阳转的重要保护因素。5.根据横断面研究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拟合不同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和抗病毒治疗覆盖比例的贝努利过程模型。结果显示,在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90%水平下,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从50%提高到90%,可以减少80.7%配偶阳转的风险;在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为90%水平下,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50%提高到90%,可以减少64.5%的配偶阳转的风险。结论艾滋病感染家庭配偶知晓配偶感染情况后,配偶间危险性行为明显降低,尤其是艾滋病单阳家庭更为明显,应尽可能早发现、早告知;生育因素是艾滋病单阳配偶阳转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提供及时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安全套坚持使用是预防配偶间性传播最有效的手段:艾滋病单阳家庭阳性方及时抗病毒治疗并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可以大大降低配偶间性传播的风险,应动员艾滋病单阳家庭阳性方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