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听力正常和重度耳聋幼猫蜗外电刺激,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探讨幼猫蜗外EABR检测的可行性,总结猫蜗外EABR的波形特点,为耳聋患者的鼓岬EABR检测提供指导。
材料与方法:
(1)选取健康幼猫10只,氯胺酮(50mg/kg)麻醉后,首先行ABR测试,选取听力正常耳,暴露圆窗龛,刺激电极置于圆窗龛,刺激参考电极置于乳突周围肌肉内,采用IHS诱发电位仪,应用系列减少伪迹的方法、合适的刺激和记录参数来记录EABR。
(2)选取听力正常健康幼猫7只,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和利尿酸制备重度耳聋模型。对重度耳聋猫行蜗外EABR检测。
结果:
(1)10只健康幼猫中,17耳听力正常,对其中16耳行EABR检测,皆可记录到EABR波形,可以记录到Ⅱ、Ⅲ、Ⅳ、Ⅴ4个波,Ⅰ波因被刺激伪迹所掩盖一般记录不到,其中Ⅲ和Ⅳ波最清晰。Ⅴ波引出率为62.5%,而且Ⅴ波振幅一般较小。EABR阈值为575±117μA。EABR波形与ABR相似,振幅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减小,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延长,但各个波的潜伏期均短于ABR所对应的各波。刺激电流强度为1mA时,EABRⅡ波的潜伏期为1.60±0.13ms,Ⅲ波的潜伏期为2.38±0.10ms,Ⅳ波的潜伏期为2.93±0.14ms,较ABR各波明显缩短。与ABR相比,EABR的Ⅱ-Ⅲ、Ⅲ-Ⅳ、Ⅱ-Ⅳ波波间期平均分别缩短约0.24、0.19、0.4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和利尿酸成功制备出重度耳聋动物模型。重度聋幼猫的EABR形态与听力正常幼猫的EABR形态相似。EABR波的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延长,波幅随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减小,EABR阈值为635±111μA,与听力正常幼猫EABR阈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刺激强度为1mA时,耳聋猫EABR波中Ⅱ波潜伏期为1.61±0.09ms,Ⅲ波的潜伏期为2.37±0.07ms,Ⅳ波的潜伏期为2.96±0.11ms,Ⅳ波振幅为1.38±0.54μv,以上各项与听力正常幼猫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本研究对听力正常幼猫行蜗外EABR检测,通过系列减少伪迹干扰的方法,稳定地记录到了EABR波形,总结了EABR波形特点。
(2)本研究发现蜗外EABR的Ⅲ-Ⅳ、Ⅱ-Ⅲ、Ⅱ-Ⅳ波间期比ABR短,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本研究还通过制备重度耳聋猫模型,对其立即进行蜗外EABR检测,总结EABR波形特点,发现EABR阈值、Ⅳ波潜伏期和振幅、各波间期与听力正常幼猫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本研究为耳聋患者的鼓岬EABR检测提供初步的实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