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代生息繁衍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以游牧为主要生计方式。这种单纯的依靠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蒙古草原物质生活的单一和生活物资的匮乏。这就需要农业产品的弥补,而进行商品交换是补充蒙古社会物质生活单一和匮乏最有效的手段。而在商品交换中起主导作用的恰恰是旅蒙商,他们几乎垄断了整个内蒙古商品交换市场,成为商业活动中实际的主宰者。自清代以后,旅蒙商在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深入蒙古草原各地进行贸易,极大的促进了内蒙古社会商业的发展和城镇的形成。诸如包头、多伦诺尔这样的塞外名城就是在旅蒙商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内蒙古形成了“无商不成镇”的发展状态,同时也赋予了商人在内蒙古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旅蒙商不仅给塞北草原带来了丰富的物资,而且还把内地多彩的文化产品传递进来,促进了内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蒙古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同时,旅蒙商也成为了推动蒙古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此外,在旅蒙商的引导之下大批的内地汉人移入到内蒙古地区从事农耕,加速了塞北草原农业化和村落化的进程,从而形成了农业区、农牧交错带和牧业区的发展格局。而且,农牧交错带呈不断向北部草原渐进延伸的趋势,这就造成了牧业区不断缩小,农业区不断扩大的局面。牧业区的不断萎缩从根本上动摇了蒙古社会传统游牧业的基础,迫使蒙古民族不得不走上变革的道路。在推动内蒙古社会变迁的同时,旅蒙商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机遇。在鼎盛时期,旅蒙商几乎垄断整个内蒙古的商业和金融业。并且凭借其掌握的雄厚资本,上通王公贵族和寺院上层喇嘛,下结贫苦民众,成为为蒙古社会各阶层所依赖的对象。鉴于旅蒙商在经济上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地位,本文旨在研究旅蒙商在创造商业奇迹,取得经济地位后与内蒙古社会基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旅蒙商对自身发展的考虑。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阅相关史料,对以上问题做一些简单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现实提供些许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