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国内一直认为中国没有西方那种性质的“立体书”,把“立体书”认为是彻头彻尾的西方产物。更糟糕的是这个所谓的“立体书”到底是啥,其定义是什么也很模糊,导致很多滥竽充数的书。通过对整体有关“立体书”的考察与推论,得出了“立体书“的定义:即打开书本能够体现折叠、压缩与展开的智慧,以及机械技术的运用;能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在短时间(合页时间)内打开或合上书本,并恢复原貌;能便于存储与携带,以最小的物理空间占据比书本本身更大的物理空间的书叫做“立体书”。事实上,西方没有对此类书的总体命名,而是对出现的各造型样式进行命名,如“Volvelle”、“lift-the-flapbook”、“pull-the-tab book”以及“pop-up book”等。而国内所称的“立体书”只是西方的“pop-up book”,并不是指总体。并且“立体书”一词也不准确,引起了诸多误解。因此,势必要推出新词汇“噗啦书”来代替“立体书”来指称所有造型种类以方便研究。国内诸多文章在没有弄清楚概念就以“立体书”之名谈论所有造型样式等,势必造成诸多问题。经过对西方“立体书”的深入研究后,发现中国不但有“噗啦书”,而且历史上述到有简策的时代。中国的“噗啦书”有简策、贝叶经(凡夹装)、经折装、旋风装、奇门遁甲、翻花梯等等,时间跨度相当长。由此可知“噗啦书”并不是西方的专项,中国更早就出现,且一直到现在,只是被淹没在西方的“噗啦书”产品中。经过深入研究得知,“噗啦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缘起,它是在动植物展开回笼的造型、传统文化中折叠、压缩与展开的经验、折纸艺术与玩具、各学科门类相关原理与机械结构的影响中形成的。更有甚者,中西方早期“噗啦书”的内在逻辑与产生原因各不相同,从而证明早期中西方的“噗啦书”属于独立发展状态。随着工业技术发展,模切技术的运用,使得“噗啦书”迅速繁荣起来。中西方“噗啦书”的有着丰富的文字图像内容,其受众群体在历史阶段也各不相同。随着“噗啦书”本身技术的成熟,形成了独立的语言,在相当部分的“噗啦书”作品中显示,文字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技术一直是“噗啦书”的最重要的部分且关系到语言的独特性,通过分析,“噗啦书”是通过折叠、机械结构、手动操作、自动操作等方式立体的。而中国的“噗啦书”造型方式和西方有着诸多的差异,相当部分的技术走在西方的前面,如绳动结构,经折样式等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早先的“噗啦书”均是由手工完成,自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取代了手工,完成了批量化的生产模式,这也使得“噗啦书”成为了大众读物,但是手工与机械生产各有所长,不能一概而论。随着艺术家角色的加入,“噗啦书”的生产也变得灵活,把两者的优点有效的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更有技术难度和创造力的“噗啦书”,不过这也使得“噗啦书”成为艺术作品重新回到了上层消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