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理论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必须经由个体生存的微观层面变革,并把人的日常生活作为意识形态教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日常生活理论的视野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因脱离真实的个体生活的问题所带来的困境所做的努力。首先,以日常生活理论作为出发点,在对日常生活教育相关理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把日常生活分为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日常观念活动三部分,从整体上分析日常生活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未能得到充分优化,这都要求强化日常生活意识。其次,分析大学生日常消费活动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大学生日常消费存在诸如过度消费现象比较严重、消费结果不合理等问题,继之提出对消费教育重视不够、消费教育欠缺等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包括消费知识教育、消费文化环境以及公共权力消费活动。第三,对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存在对日常交往的认识有待拓展、交往活动中有自我中心主义倾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疏离有待消解以及虚拟交往活动有待规范等对日常交往的影响,继之认为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的载体应包括日常交流、日常协作、日常游戏、日常冲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包括交往活动的保守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学校教育中缺乏有效的交往教育以及大学生认识能力与人格差异。第四,分析大学生日常观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认为大学生日常观念活动的现状中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仰受到冲击、政治观念淡化等问题,分析大学生日常观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及新的传播介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包括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规范受到腐蚀、社会事件的触动以及有限意识的觉醒。最后,提出在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即通过提高社会公信力、重视经典教化、克服虚无主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通过强化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倾向、构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方法、转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模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系、挖掘源于现实生活的教育内容、融化于生活体验的教育过程,以及创造教育主客体之间交向互动的关系,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