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防已甲素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放射增敏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与γ射线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放射增敏的机制。   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et(10-60μM)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48h和72h的抑制率;克隆形成分析法测定Tet对单纯照射组(γ射线吸收剂量分别为:0、2、4、6、8、10Gy)和照射+Tet组(与单纯照射组同时同等剂量照射后后加人2μM Tet)各组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空白对照组(不照射、不加药)、照射组(4Gy)、照射+Tet组(4Gy+0.2μM Tet、4Gy+2μM Tet)、Tet组(2μM Tet)各组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再分布;Western Blotting分析空白对照组(不照射、不加药)、照射组(4Gy)、照射+Tet组(4Gy+0.2μM Tet、4Gy+2μM Tet)、Tet组(2μM Tet)各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分裂指数法分析Tet对空白对照组(不照射、不加药)、照射组(4Gy)、照射+Tet组(4Gy+2μM Tet)三组细胞照射后细胞分裂的影响。   结果: MTT结果显示,Eca-109细胞经不同浓度(10-60μM)Tet处理48h和72h,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在Eca-109细胞中,两组细胞在不同剂量照射下克隆形成率分别为:γ射线组(0-10Gy):(100±0.25)%、(90.61±1.34)%、(66.34±1.43)%、(51.0±1.35)%、(28.83±0.81)%、(10.28±1.60)%;γ射线+Tet2μM组(0-10Gy):(99.6±0.30)%、(89.28±1.33)%、(55.50±1.25)%、(48.72+.094)%、(10.58±1.12)%、(10.58±1.12)%、(10.28±1.60)%、(5.83±0.97)%,结果显示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率逐渐降低。与其它照射剂量相比,从4Gy照射后,γ射线组和γ射线+Tet2μM组这两组克隆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Tet能显著增加γ射线的杀伤作用,其增敏比为1.43。γ射线照射后,Eca-109细胞各组G2/M期细胞数分别为:对照组(14.86±0.74)%、Tet2μM组(08.09±1.42)%、4Gyγ射线组(20.58±0.83)%、4Gyγ射线+0.2μM组(19.66±1.15)%、4Gyγ射线+2μM组(18.08±0.72)%。4Gyγ射线+0.2μM组与γ射线4G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yγ射线+2μM组与4Gyγ射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细胞明显阻滞于G2期,而Tet可以降低这种阻滞。Western bloting实验结果显示,Eca-109细胞受4Gyγ射线照射后,CyclinB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加入Tet后,CyclinB1、Cdc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其中尤以2μ M时最为显著。CyclinB1各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0.8820±0.0260)、Tet2μ M组(1.2915±0.0479)、4Gyγ射线组(0.8031±0.0307)、4Gyγ射线+0.2μ M组(0.9362±0.0190)、4Gyγ射线+2μM组(1.0937±0.1047),4Gyγ射线+2μ M组与4Gyγ射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c2各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0.1355±0.0050)、Tet2μ M组(0.1949±0.0049)、4Gyγ射线组(0.1915±0.0122)、4Gyγ射线+0.2μ M组(0.2203±0.0137)、γ射线4Gy+2μ M组(0.2577±0.0112),4Gyγ射线+2μ M组与4Gyγ射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t诱导各组细胞分裂指数:对照组(5.58±0.52)%、4Gyγ射线照射组(2.78±0.28)%、4Gyγ射线照射+Tet2μM组(13.94±0.4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照射后细胞分裂指数明显降低,说明CyelinB1/Cdc2复合物受到抑制,而在使用Tet后,其分裂指数又明显上升,表明Tet可以逆转γ射线对Cyclin B1与Cdc2蛋白的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促使阻滞于G2期的Eca-109细胞进人M期。   结论: Tet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Tet能显著增加γ射线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et去除放射引起的G2期阻滞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脑梗塞患者血液中解耦联蛋白4(uncoupling protein4, UCP4)的表达情况,探索脑梗塞后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对象由研究组50例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20例健康人群组
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资料发现,肾脏疾病患者病情发展到终末期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显著升高,高于正常值3-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μmol/L,而且经过血
目的: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作用尚未明了,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偏头痛是十分必要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