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最基本的动作技能是由位移技能、非位移技能及操作技能三类组成。踢球动作属于操作技能的一类,在很多的活动项目中都包含有踢球动作,如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足球运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济南市的560名3-10岁儿童的踢静止球动作(以下均简称为踢球动作)的整体动作和各阶段的动作进行研究与分析。最终得出儿童的踢球动作整体动作特征、各肢段的动作特征及不同性别、年龄的人数分布情况等。结果如下: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儿童的踢球动作技能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男童比女童踢球的距离要更远、击球力量更大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年龄层相同性别儿童的踢球动作也存在着差异性。从整体动作发展的水平来看,同一性别儿童踢球动作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助跑步幅增大、踢球腿向后摆动的幅度增大、踢球力度增大、身体倾斜度增大及踢球结束后更加顺畅的缓冲等特征。1、助跑阶段:该阶段下肢部分动作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下肢动作由开始的无腾空或腾空时间的极短逐渐发展为较长时间的腾空;双脚的着地部位由全脚掌着地逐渐发展为脚尖着地;摆动腿膝关节的折叠度由接近180°逐渐发展为小于90°等。与下肢动作的发展速度相比,上肢动作的发展速度要更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肢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由开始的处于高位或低位保护逐渐发展为自然协调有力的摆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躯干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由开始的保持直立逐渐发展为躯干前倾且与上下肢的摆动协调一致。此外研究发现该阶段儿童躯干动作的发展要稍快于上下肢动作的发展。2、支撑与摆动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该阶段儿童的下肢动作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支撑腿由无屈膝动作逐渐发展为明显的屈膝动作;摆动腿由无后摆动作及大小腿的折叠程度接近于180°逐渐发展为有明显的后摆动作及大小腿的折叠程度小于90°;支撑脚停在离球较远的后方逐渐发展为停在球的侧方或侧后方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肢动作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双臂由无摆动动作逐渐发展为自然有力且与下肢协调一致的摆动。随着年龄增长躯干动作的发展特征表现为躯干开始的稍前倾动作逐渐发展为有明显的躯干后仰动作;随着上下肢越来越协调有力的摆动躯干的摆动也越来越协调自然。该阶段3-5岁年龄段儿童的躯干动作的发展与上下肢动作的发展速度一致,从6岁开始则稍快于上下肢动作的发展。3、击球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该阶段儿童的下肢动作发展特征主要表现由最初的击球瞬间支撑脚全脚掌着地逐渐发展为脚前掌落地,由脚尖触球的后上部发展为用脚背内侧触球的后下部。4、击球后动作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该阶段儿童下肢动作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摆动腿与球分离之后即落地逐渐发展为继续向前向上摆动;当摆动腿与球分离后支撑腿与地面无分离逐渐发展为支撑腿与地面分离或跳起以减缓冲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肢动作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双臂由开始的无摆动动作逐渐发展为自然有力且与下肢协调一致的摆动。该阶段3-10岁年龄段儿童躯干动作的发展特征与用力阶段儿童躯干动作的发展特征相接近。经过对3-10岁年龄段儿童踢球动作的整体与各肢段分析与比较后发现:5-6岁年龄段为儿童踢球动作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7-8岁年龄段为儿童踢球动作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