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体包裹体技术作为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运移和成藏充注的时间、温度、期次、流体性质、流体来源研究以及油气远景评价。本文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对辽西-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进行油气运聚期次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油气包裹体期次、包裹体组合、显微测温和包裹体流体成分,以及结合储层沥青、油苗产状、分布特征来综合研究油气运聚期次。 辽西-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属华北地区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野外露头的沥青及油苗显示十分广泛。通过资料调研和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研究区中新元古界存在着形成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沉积岩体积巨大,部分地层富含有机质,且演化程度较高;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缝洞十分发育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多旋回发展的沉积历史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配置关系。 研究区野外沥青油苗主要存在液体原油、稠油和固体沥青三种产态,其中以固体沥青最为多见,其次为液体原油,稠油最少见。其主要产状有:裂缝分布、溶蚀孔洞分布、粒(晶)间孔分布、缝合线分布以及分散状分布。通过比较显示,铁岭组是研究区内中新元古界生油条件最好的层位,雾迷山组次之。根据油气包裹体期次、丰度(GOI)、包裹体组合(FIA)以及沥青(油)苗的宏观、微观特征研究发现,在研究区内的中新元古界存在3~4 期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在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其油气活动的期次和规模各不相同。早期油气多为原生,油质较重,成熟度较低;晚期油气活动规模较大,油质较轻,成熟度较高,油气主要沿岩石裂隙或孔洞运移,其活动多与构造运动有关。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的测试结果,可以将油气的成藏期次大致划分为3 期,与显微观察研究认识一致。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IR)显微光谱法对油气包裹体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至少存在2 期油气充注作用。根据-CH2和-CH3吸收峰以及它们的比值,结合相应油气包裹体显微特征研究发现,具有较高CH2∕CH3比值的包裹体,均为无荧光或具有较弱荧光显示的油气包裹体,为烃源岩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形成的重(稠)油类型,具有较低的演化程度;具有较低的CH2∕CH3比值的油气包裹体普遍具有黄色或蓝色荧光,为烃源岩生油高峰的产物(中-轻质油),应为辽西-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成藏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