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常绿小乔木,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但油茶从种植到盛果期的周期较长,在此期间通过合理间作,不仅可以促进油茶生长、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同时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本文通过对油茶林地茶-药间作、茶-粮间作等不同模式的小气候效应、光合效应、土壤效应进行综合分析,旨在寻求科学的油茶农林间作模式,并为茶农间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气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下油茶林内各项气象因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光照强度方面,间作前胡、旱稻模式的日均光照强度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降低了600Lx和1750Lx;气温方面,间作前胡、旱稻模式的日均气温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降低了0.47℃和1.22℃;相对湿度方面,间作前胡、旱稻模式的日均相对湿度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高出了1.79%和5.40%;土壤温度方面,间作前胡、旱稻模式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为24.5℃和23.6℃,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降低了1.3℃和2.2℃。(2)光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可以有效提高油茶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间作前胡、旱稻模式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增加了0.50μmol·-2·s-1和0.93μmol·-2·s-1;日均蒸腾速率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增加了0.33mmol·m-2·s-1和0.63μmol·-2·s-1;日均气孔导度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增加了0.01mmol·-2·s-1和0.02mmol·-2·s-1日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油茶单作模式分别增加了2.60μmol·mol-1和18.21μmol·mol-1。光响应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光辐射条件下,2种间作模式的油茶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油茶单作模式,说明间作旱稻和前胡能够增强油茶对光能的吸收能力;非直角双曲线拟合后,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排列顺序依次为:间作早稻>间作前胡>油茶单作,说明在高光条件下间作旱稻的油茶的光合能力最大,油茶单作的光合能力最小;间作旱稻的油茶光饱和点最高、光补偿点最低,单作油茶的光饱和点最低、光补偿点最高,表明3种模式下的油茶对光强的适应范围的大小排列顺序为:间作旱稻>间作前胡>油茶单作。(3)土壤养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可以有效改善油茶林0-60cm土层的土壤养分状况。与油茶单作模式相比,间作前胡、早稻模式在:0-2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54g/kg和4.55g/kg,土壤水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49mg/kg和54.27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3.05mg/kg和24.74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9.37mg/kg和21.68mg/kg;20-4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13g/kg和3.94g/kg,土壤水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8.18mg/kg和31.71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8.85mg/kg和20.12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9.63mg/kg和8.83mg/kg;40-6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0.45g/kg和2.66g/kg,土壤水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0.35mg/kg和27.87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0.88mg/kg和11.5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0.36mg/kg和2.52mg/kg。(4)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油茶林间作旱稻和前胡后,每亩林地分别可以增加收入2113元和2404元,这能够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油茶生产上来,增加对油茶的物化投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