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通过建立氯化汞致畸的动物模型,来观察、分析和探讨雌性大鼠孕期接触氯化汞后的毒性作用及胎鼠是否出现畸形?可较准确、可靠地推论于人类接触氯化汞后的发病情况、致病机制及孕妇接触后对胎儿的影响,为临床诊治及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畸形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性指导意义。 研究方法 选用健康性成熟的处女SD大鼠,雌性66只,雄性30只,体重230-250克,鼠龄8周。雌、雄大鼠购来,观察一周,以雌、雄1:1的比例合笼过夜,次日晨检阴栓,确定妊娠日期。将受孕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设以下各剂量组:1组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 2组 阳性对照组(维生素A) 3-7组 氯化汞组(5个剂量组) 每组受孕的大鼠在孕期第7——14天连续经口灌胃,分别灌入生理盐水(灌胃容积按1ml/100g.bw)、维生素A(17000U/kg.bw)、氯化汞(根据雌鼠对氯化汞的半数致死量(LD50)6mg/kg.bw,设1.5mg/kg.bw、1.0mg/kg.bw、0.5mg/kg.bw、0.25mg/kg.bw剂量组),在孕期第20天,乙醚麻醉,剖腹取子宫,称重、数黄体:剥离胎鼠,记录活胎、死胎、吸收胎数。对活胎鼠进行外观、内脏和骨骼检查,获得各项检查的数据及指标,在计算机上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与讨论 孕鼠灌入各剂量氯化汞后,收集孕鼠的子宫和黄体,观察到染毒氯化汞孕鼠的着床数和活胎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数量少,体重增长缓慢;从染毒氯化汞孕鼠获取的胚胎,观察到有吸收胎(早、中和晚吸收胎)的出现,证实胚胎的形成也受到影响,吸收胎数量随着氯化汞剂量的增加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