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公民参政提供了平台,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公民利用网络进行参政的现象越来越多。与传统的公民参政相比,网络参政的门槛较低,特别是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为公民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参政平台,公民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自由地发表自己对新闻、对事件的看法。这都为公民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来。对于政府相关的公共部门来说,利用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公民对事件的认知和看法,也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协调政府部门和公民之间的民生关系,维持国家的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在发挥其自身作用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网络平台缺乏监管、公民网络参政的不规范性等等,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避免网络参政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本文即从这点出发,以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探究公众网络参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网络政治的过程、现状,从而充分发挥网络参政在推动公众管理政治事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针对网络参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评述、本文的写作宗旨等问题进行全面叙述。互联网平台激励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使政府更加广泛、直接地了解和关注公民意见,促进了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科学化。但是,互联网平台自身的局限,如网络信息的虚假性和泛化,大量民意“被代表”等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怎样整顿网络参政,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成为专家学者和本文思考的重点。第二部分主要针对网络参政与公共政策制定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介绍。公民网络参政即公民利用互联网发展平台,采用微博、博客、社交论坛、政府网站等对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的过程。公民网络参政通过一定的具体形式进行,如社交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以及政府网站等。此外,公共政策制定即公共问题形成直至法律合法化这一过程,公民、专家学者和网络舆情都会对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立、方案规划和合法化环节造成影响。第三部分立足于具体案例,针对网络参政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立、规划环节、合法化环节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本章以“史上最严交规”、“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二个案例为例,阐释了网络参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具体影响,并认为网络参政推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透明化,推动公共政策制定方式科学化,使政府与公众关系更加和谐。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网络参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进行系统总结。本章中通过对网络参政人群的基本情况、网络参政对公共政策各环节影响的感受情况调查,认为网络参政对公共政策制定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包括网络参政人群结构失衡,使“伪民意”横行;网络参政人群决策不理性,网络参政人群的信息过量而扭曲都会导致公共政策制定不科学。第五部分是结论,针对前文发现的问题对网络参政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建议。包括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健全网络参政监管系统;增强公众网络参政的意识,加强公众对网络参政的学习;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系统,规范公众网络参政的规则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