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混接系统溢流水质分析及初级处理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的供需矛盾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联合国《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水问题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雨水径流污染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溢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地表水体,已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城市雨水溢流造成的污染的控制治理是,当前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改善城市水体环境、保护景观水质,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雨水径流具有随机性、突发性、水量大和污染大等特点,雨水径流及由此引发的雨污混接系统管道溢流污水(CSO)是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合肥市南淝河是一条自然河流,由于南淝河上游滁河干渠的切割和董铺水库的蓄水,南淝河实际已成为合肥市的纳污河,如今南淝河几乎成了一条巨大的城市下水道,各类污水污物不断涌入,河水变臭,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据检测南淝河水质为劣五类,因此南淝河的水质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本课题根据南淝河景观水质保护的需要,以合肥市南淝河上游清溪路段清Ⅰ冲、清Ⅱ冲溢流口水质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雨污混接系统溢流污水(CSO)进行了连续采样、测定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1)清Ⅰ冲雨天溢流口溢流污水COD与SS浓度具有基本类似的变化趋势,雨天污水溢流口COD、SS浓度变化幅度都较大,COD浓度变化范围在1806~88mg/L之间,SS浓度变化范围在2357~323mg/L,若未经处理,溢流污水将对南淝河构成严重污染。  (2)清Ⅰ冲雨天的溢流水质要比旱季时污水水质差很多,特别在形成径流的初期,雨天其COD值可达1713mg/L,旱季时的COD只有169mg/L,主要是因为雨季雨水冲刷地面和管道底部的沉积物所致。  (3)清Ⅰ冲溢流污水具有很好的自由沉降性能,通过30分钟的自由沉降,COD锐减差值最大达到1300mg/L,SS锐减差值达到1700mg/L。  (4)混凝法处理清Ⅰ冲雨天溢流污水,对COD、SS去除效果显著,而且,混凝处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削减污水中污染物质。  (5)清Ⅱ冲雨天溢流口溢流污水COD与SS浓度变化趋势较为复杂,难以看出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总体上COD、SS变化幅度不是太大。  (6)清Ⅱ冲溢流污水有一定的自由沉降性能,COD锐减差值最大可达到475mg/L,SS锐减差值最大可达到785mg/L,研究表明,清Ⅱ冲若能对其当年的第一场暴雨进行很好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后来污水的污染程度,从而使其污水水质保持在相当于生活污水水质水平,若用混凝法处理清Ⅱ冲雨天溢流污水,对COD、SS可达到91.0%和51.8%以上,处理效果较好。  (7)清Ⅰ冲溶解态污染物SCOD、NH3-N、TP与TKN只与溶解态的污染物浓度有关,管道沉积物的冲刷作用对其浓度的影响不明显,总体浓度变化曲线相似,先微增后减小,清Ⅱ冲可溶性污染物水质变化与清清Ⅰ冲相似,但清Ⅰ冲水质变化范围大,清Ⅱ冲水质变化较为轻微,变化程度小,污染程度相比清Ⅱ冲要小的多。  (8)溢流污水的直接过滤处理表明,作为初级处理,核桃壳作为滤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负荷,可结合设计有效的装置,以核桃壳为滤料,对溢流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其他文献
悬索桥——桥梁家族中跨越能力最强的桥型之一,悬索桥以其整体造型美观和施工快捷等优势而广受欢迎,享有“桥梁皇后”之美称,世界大跨径桥梁主要采用悬索桥。悬索桥的主要受
实际工程中,承重柱的支座、装配式柱的接头及空间刚架、网架或拱结构的铰支座等均存在局部承压情况。国内外学者已对局部承压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试验研
北岭地震之后,人们发现传统钢框架梁柱连接发生了大量的脆性断裂。震后,国内外学者对改进钢结构节点展开了诸多的研究,目前,改进梁柱刚性连接受力性能的方法主要有梁端削弱式
在建的溪洛渡水电站为高拱坝全地下式厂房的大型水电站,坝高278m,工程规模巨大,坝区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通过实地调查表明,坝区玄武岩中存在倾角平缓的层间
Rayleigh波具有许多重要的特性,在地球物理学,地震工程,和岩土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尤其在勘查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范围、大面积的岩土工程地质勘查项
断裂过程区(FPZ)的存在使得线弹性断裂理论不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断裂问题的计算。因此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性质研究是揭示混凝土结构断裂机理的一个基础性课题。Ⅰ-Ⅱ复合型断
我国的建筑已经开始从大量新建时期进入到新建与维修并重时期过渡。很多建筑结构由于使用用途的改变、维修不当、修造时的质量隐患,已经对房屋产生了重大的破坏、危及到人身及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