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舌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为主,术前或术后采用放、化疗,5年生存率约48.0 %~70.9 %,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及区域复发。术前化疗有助于病灶的缩小,术后化疗有助于防止病灶的扩散。三苯氧胺(tamoxifen, TAM)是一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在临床上主要是作为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应用多年。顺铂(cisplatin, DPP)是一类广谱化疗药,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化学治疗。本课题首次将三苯氧胺与顺铂联合作用于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并将其效果与两药单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二者联合的疗效是否优于单药,并对其作用机制加以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是否在Tca8113细胞中存在着表达。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TAM及DDP单独或联合用药作用于Tca8113细胞,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在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中,均发现ER-α和ER-β的表达,ER-β的表达明显高于ER-α的表达。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TAM组、DDP组及两药联合组均可见细胞用药后出现的典型形态学变化,而在对照组中未见此类的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分析显示,TAM组、DDP组及两药联合组均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TAM组、DDP组及两药联合组根据公式:抑制率(IR)=(1一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计算每组药不同浓度的抑制率。TAM组在1μmol/L、2μmol/L、5μmol/L、10μmol/L的24 h抑制率分别为2.83 %、13.38 %、46.67 %、64.76 %;DDP组在0.1μg/ml、1μg/ml、5μg/ml、10μg/ml的24 h抑制率分别为4.69 %、10.27 %、27.19 %、51.37 %,具有显著抑制增殖的作用(P<0.05)。且两者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的抑制作用与时间和浓度有密切的联系(P<0.05)。联合TAM(5μmol/L)和DDP(5μg/ml)用药24 h后,与5μmol/L、10μmol/l的TAM组和5μg/ml、10μg/ml的DDP组相比,两药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两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中,均可检测到ER-α和ER-β的表达,且ER-β比ER-α表达要高,这意味着两者在人舌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2三苯氧胺和顺铂均可在体外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细胞胞株Tca8113的增殖,当两种药联合运用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对细胞毒性均有加强。其作用与用药浓度和作用的时间有直接的关系。3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活力以及促进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B1)的分泌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受抑制而产生凋亡,这被认为可能是三苯氧胺、顺铂及二者联合在体外诱导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两药联合组细胞凋亡率高于两单药组可能是由于三苯氧胺提高了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致使其凋亡作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