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高校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知识经济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伴随着经济区域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具备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实力的高等学校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功能的实现、国家和所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持续的促进作用,不是单个高校就能达到的,要通过区域内高等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整体实现。因此,立足省域层面,通过对不同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开展评价,全面地分析不同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趋势,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三章是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投影寻踪评价与差异分析;第四章是基于灰色综合关联熵的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演化研究;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以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学术文献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系统分析角度出发,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基于灰关联-秩相关的组合筛选方法构建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于系统分析视角,从“创新能力就是知识生产的能力、知识传播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的知识管理角度,分析和界定了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动力机制,以国内外权威机构、评估中心以及代表性学术文献中的高频度指标为基础海选指标,通过不可观测定性筛选方法删除数据不可获得的指标,根据初筛指标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构建了灰色关联分析与秩相关分析相结合的定量筛选方法筛选指标,保证得到的指标体系既能显著影响评价结果又能使指标之间反映信息不重复。最终建立了包含27个指标的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投影寻踪评价与差异分析通过对投影得分离散程度函数由标准差向极差转换的投影寻踪模型,解决了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数据高维数、小样本、非线性、具体分布未知的权重测算问题;通过稳定性检验证明基于投影寻踪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是稳定可靠的;通过实证测算不同省域内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分,显示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通过对31个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分基于最优分割法的最优分类,揭示省域我国不同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呈分布不均衡状态、存在一定地域差异聚集性的特征。利用泰尔指数对指标差异进行分解,从类内差异和类间差异两个层面揭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出现省份差异的原因、主要影响因素。(3)构建灰色综合关联熵模型测算和揭示不同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演化发展趋势将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相结合,构造体现时间序列曲线形状相似性和距离接近性的灰色综合关联熵模型,证明了模型的基本性质。利用体现子系统协同度和发展度的灰色综合关联熵演化方向判别模型,对省域高校科技创新演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判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演化方向、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特点。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不同省域范围内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