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尤其是石油化工、农药生产、化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其原料、中间体、副产品、成品及其他有毒有害危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发性事故风险,不仅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如何及时、快速、有效地选择适宜的处理处置技术,提高参与事故处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国情特点,在系统优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处置流程、综合分析快速处置技术系统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流程中主要处理处置单元建立了相应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优化方法体系,为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提供管理支持,提升我国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关于突发性水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应急处理处置单元技术及其生态影响评估上,对于普适性突发性水污染处理技术筛选的综合评价研究比较缺乏。据此,本文着重探讨以下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根据优化的应急流程,系统梳理事故源阻断技术、污染物迁移扩散控制技术和污染物就地处置技术;(2)对事故源阻断、污染物迁移扩散控制、污染物就地消除三大流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据此筛选出各阶段的评价指标,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3)以河流突发硝基苯污染事件为例,验证技术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事故源阻断技术主要有强行止漏法、强行疏散法、强行窒息吸附法;对于陆地泄漏物,污染物迁移扩散控制技术主要有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泡沫覆盖或低温冷却等,可根据情况应用于不同水体污染场景;对于水体突发性污染,可采取“拦”水、“截”污和“引”污等方法控制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污染物就地处置技术主要有曝气法、吸附法、中和法、固化法、化学沉淀法等方法。 (2)根据不同流程单元对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的不同需求,本研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事故源阻断阶段筛选技术应主要考量阻断时间、安全性、阻断效果、材料设备可获得性、操作难易度、二次污染等;污染物迁移扩散控制阶段主要分析对敏感目标的保护、安全性、设备材料可获得性、操作难易度、控制效果、二次污染等指标;污染物就地处置阶段主要考量安全性、处置速度、材料可获得性、操作难易度、毒性控制、二次污染、成本等指标。 (3)河流硝基苯泄露突发事故案例分析结果表明:①事故源阻断阶段可选取粘接堵漏法、焊接堵漏法、强压注胶法、冷冻堵漏法等方法进行堵漏;②对于大型河流,可通过设置吸附装置、水利调度等技术方案;对于小型河流,可采取拦截、引流、改道等方式,控制硝基苯污染的迁移扩散;③污染水体被单独隔离后,对于大型河道,可采取在河道中设置吸附装置的处理技术、上游湖库调水稀释技术等;对于小型河流,可投加粉末活性炭或者设置吸附池等方法处理污染物。 本研究构建的水环境重大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属于水污染应急体系的应用研究,可以为我国水环境污染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