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近些年在甘肃、青海、宁夏、云南、重庆等地新发现的晚新生代的爪兽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爪兽亚科的Anisodon sp.、A.yuanmouensis、Chalicotherium brevirostris、Hesperotherium sinense primigenius subsp.nov.、H.s.sinense和裂爪兽亚科的Schizotherium ningxiaense sp.nov.、Ancylotheriumgansuense sp.nov.、A.qiui sp.nov.。 Anisodon sp.产自甘肃临夏盆地老沟地点,时代为中中新世晚期(通古尔期),其尺寸小,上臼齿齿冠低、冠面方形。A.yuanmouensis的材料产自云南省禄丰石灰坝古猿产地,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灞河期晚期),臼齿低冠、冠面方形或不规则梯形,下臼齿下三角座呈V型,P4具有特殊的“三脊”构造,M3/m3缩短。Chalicotherium brevirostris的化石发现于青海柴达木盆地,时代为晚中新世早期(灞河期早期),月骨的掌侧突特别发达,具有较大的上舟骨关节面和较小的下舟骨关节面,第一指节骨粗壮,第二指节骨尺-桡向极度收缩,第三指节骨中间开裂且尺寸较其它爪兽更大。Hesperotherium sinense primigenius subsp.nov.发现于早更新世早期的甘肃临夏盆地龙担地点,M3原尖更加粗壮且具有微弱的原小尖而与本种其它标本不同。H.sinense sinense发现于重庆万州区盐井沟大垭口地点,时代为早更新世中晚期,为该种增加了新的数据。 Schizotherium ningxiaense sp.nov.正型标本发现于宁夏灵武清水营,时代为早渐新世晚期,以M3较高的原小尖、m3弱的下后附尖和发育的下次小尖而区别与同属其它种。Ancylotherium gansuense sp.nov.发现于甘肃临夏盆地的百花村地点,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灞河期中期),其额骨平坦,额嵴弱,顶嵴愈合,无眶前窝,P4后脊与原尖项部相连,上臼齿齿带非常发达,M2长度大于M3长度。A.qiui sp.nov.发现于甘肃临夏盆地的青卜山和对康地点,时代为晚中新世晚期至早上新世(保德期至高庄期),与A.gansuense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额嵴和顶嵴更发育,且顶嵴不愈合,P4后脊连于原尖的中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A.qiui的头骨各部分生长速度有明显的不同,如:头骨的高度和宽度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长度显著增加;面部的增长程度不及脑颅部分;顶嵴由弱逐渐变强等。 结合这些新发现的材料,本文还对爪兽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重新研究了一些标本的归属。支序分析表明,渐新世的Schizotherium和Borissiakia是爪兽科的基干类群,中新世及之后的爪兽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裂爪兽亚科除Schizotherium和Borissiakia之外的种类,第二个支系则是爪兽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