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锈钢/铝复合板坯结合了不锈钢和铝合金各自的优点,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导热导电性、良好的耐蚀性和美观的外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领域。轧制法是目前生产不锈钢/铝复合板坯最常用的方法,工艺较成熟。但此法对轧机能力要求高,工序繁多,成本高。与轧制法不同,铸轧法能够直接从铝熔体生产出板坯,具有工序短、能耗低、成本低等优势;铸轧复合过程中的固-液短时接触可以形成冶金结合,使得复合板坯获得更高的结合强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锈钢/铝复合板坯结合了不锈钢和铝合金各自的优点,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导热导电性、良好的耐蚀性和美观的外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领域。轧制法是目前生产不锈钢/铝复合板坯最常用的方法,工艺较成熟。但此法对轧机能力要求高,工序繁多,成本高。与轧制法不同,铸轧法能够直接从铝熔体生产出板坯,具有工序短、能耗低、成本低等优势;铸轧复合过程中的固-液短时接触可以形成冶金结合,使得复合板坯获得更高的结合强度。另外,我国是铝合金铸轧大国,目前国内保有的铸轧机在2000台以上。因此用铸轧法取代轧制法生产钢/铝复合板坯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铸轧工艺窗口窄,覆层带坯的加入改变了铸轧区内的冷却条件,使得铸轧过程对工艺参数的敏感性增加,过程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目前对水平铸轧法生产钢/铝复合板坯的研究还非常少,复合过程中的界面反应和结合机理尚不清楚。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水平铸轧钢/铝复合板坯的工艺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模拟+铸轧实验的方法确定出能稳定获得良好板形的铸轧工艺参数;对铸轧复合过程中的界面反应和结合机理进行了探讨;设定不同的后续退火和冷轧工艺研究了其对复合板坯界面反应和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出最佳的后续处理工艺;采用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对不同后续处理条件下复合板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Kiss点之前钢带与上辊面间较小的换热系数使得铸轧区内铝合金的温度场不再沿x轴对称。铸轧区上表面固液两相区向铸轧出口方向移动使得复合铸轧过程的稳定性与普通铸轧相比下降,工艺窗口进一步减小;(2)铸轧速度过低时,热输出成为控制铸轧区内温度场的关键因素;铸轧速度升高以后,浇注温度较高时,热输入对铸轧区内温度场的影响显著增加。铸轧区内熔体压力可以通过铸嘴内部中央流道尺寸来控制。熔体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铸轧稳定性下降。中等熔体压力下的最佳铸轧速度为1.25 m/min,浇注温度为700℃;(3)铸轧复合板坯结合界面上的元素互扩散取决于固/半固态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长,互扩散区域越宽。复合板坯结合强度取决于元素互扩散区域宽度和轧制压下量,二者的适当组合可以产生相同的结合强度。钢带表面打磨以后板坯结合强度降低。高熔体压力条件下可以获得更高的结合强度。电磁场对铸轧复合过程稳定性没有影响,但可以提高铸轧复合板坯的结合强度且电磁振荡场的效果更加明显;(4)退火过程中界面元素互扩散区域变化和化合物生成对结合强度有重要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相出现前结合强度随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界面一旦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相,结合强度立即下降。510℃×1.5 h为获得较高结合强度的最佳退火制度。铸轧复合板坯的结合强度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而升高。退火和冷轧顺序对铸轧复合板坯界面反应和结合强度也有影响。冷轧可以促进元素互扩散且轧制压下量必须达到一定数值。510℃×1.5 h退火后进行40%冷轧条件下具有最高结合强度28 N/mm。(5)铸轧1100/409L复合板坯的强度接近铝基体强度并主要受钢层强度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冷轧和退火顺序的影响。铸轧复合板坯的塑性主要取决于钢层的塑性和板坯结合强度。不同后续处理条件下铝层向上时的弯曲强度差异较大并主要受钢层强度的影响。综合来看,510℃×1.5h退火后进行40%冷轧条件下的板材成型性能较好。
其他文献
在提倡工业化建造方式的今天,装配式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而对于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场地是项目重要产地,施工场地的布置关乎到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开展。我国目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布置领域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系统布置方法以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本文首先说明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发展意义,详解介绍了不同类型预制构件的吊装工艺及控制要点,阐述了一般施工场地布置的依据和内容,并针对
预应力淬硬磨削结合了预应力磨削与表面淬硬技术,用一种复合加工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磨削工艺。这种工艺不仅可以简化工序,提高生产率和保护环境,还可以控制试件表面残余应力分布以及减小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加工工艺。以磨削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有限单元法、位错理论及相变理论为研究基础,建立预应力淬硬磨削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模型。对砂轮表面形貌及工件表面形貌进行数学建模,并对预应力淬硬磨削过程中
随着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舆情尤其是面向司法案件的高风险舆情事件频发,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向司法案件舆情生成简短摘要,对于用户快速了解、及时处置相关舆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司法舆情摘要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摘要任务,仅依赖数据驱动的模型生成简洁、流畅、可读性高、事实正确的摘要还很困难。本文聚焦领域知识增强的司法舆情摘要方法研究,通过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不同类型的领域知识,提升面向社交媒体的
预应力淬硬磨削(PSHG)技术是基于绿色制造和抗疲劳制造的观点,融合磨削淬硬(GH)及预应力磨削(PSG)技术原理,将残余应力控制、表面淬火及磨削加工三者集成于一体的技术与方法。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预应力淬硬磨削复合加工新工艺机理及全参数表面完整性研究(51375083)”并以PSHG技术实用化为目的,开展研究工作。(1)PSHG工艺的加工条件对表面完整性指标的作用机理。选择磨削深度及
辽宁省鞍本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北缘,以鞍山式BIF铁矿而闻名,区内铁矿床赋存于大面积的太古宙花岗-绿岩体之中。因其地质作用的复杂性和漫长性导致至今为止对该区铁矿床成矿环境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随着经济的增长,对铁矿资源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已知的矿产资源短缺。随着找矿深度的不断加大,如何将地质理论与现代数学方法、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进行定量预测和资源量评价是对该类型铁矿勘查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次研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热需要冷却排出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因此,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钢厂中大量采用且长期运行。这使得系统能耗占生产总能耗的相当比例,而系统却常常因设计不合理,设备选型不配套,运行中缺乏对状态及时的评估维护等原因使系统能效降低。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攻关计划(13dz1201700)基金资助下,以钢厂循环水系统的节能经济运行为目标,围绕整个系统的设计、运行控制、性能优化、经济运行评价
根据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要求,节能减排和轻量化依旧是汽车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实现汽车轻量化途径中,利用柔性轧制技术生产出周期性变厚度带钢,继而冲压成连续变厚度汽车零部件的这一新技术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该技术得到的变厚度零部件可以根据负载大小配置各区域厚度,从而实现零件各区域的负荷裕量优化。本文首先通过柔性轧制技术获得所需尺寸的差厚板原料,并将其制备成轴向变壁厚钢管,之后
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以电能消耗为主的电动汽车获得快速推广和应用。动力电池是车载电力能源的主要储存媒介,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整车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为保障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电池管理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状态监测、内部状态估计、充放电管理和安全保护等。作为评估电池电性能和优化车辆动力控制策略的关键参数,实现动力电池的内部状态在全寿命复杂温度条件下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