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0年全今,IT仃业跨越式地经历了个人电脑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如今已经开启了以5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时代。信息时代全面到来,信息科技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21世纪,我国将全力做强IT产业,不断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努力实现IT强国梦。2017年,我国IT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IT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体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然而目前,我国IT产业还处于成长期,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等关键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时这也证明了我国的IT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去挖掘。那么,在进一步加快推进IT产业发展方面,如何提升IT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是我国当前亟需集中力量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对创业板IT产业上市公司从财务角度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本文通过搜集和了解国内外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梳理了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历史。同时,总结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个主要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最终采用因子分析与数据包络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样本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测算和评价。本文选取了创业板37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搜集了样本公司2014-2016年的财务报告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法对预选的众多财务指标进行整合,提炼出能够代表大多数财务信息的公因子,继而构建出符合DEA模型测评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索IT产业上市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财务绩效的可行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所选取的37家上市公司中综合效率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227,显然,公司之间的财务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就综合效率来说,14家有效,23家无效,可见大多数公司存在综合效率无效的情况,说明这些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或者调整规模。就纯技术效率来说,17家有效,20家无效,说明IT产业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技术。就规模效益方面来说,有14家公司规模收益不变,18家公司规模收益处于上升阶段,5家公司规模收益正在缩减,可以得出,37家公司中有62.16%的公司规模无效,说明这些公司需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考虑进一步适当扩大公司规模以增加投资回报率或控制投入规模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论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就如何提升IT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