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股权转让市场的逐步完善,股权交易市场中控制权的转移交易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学者们对公司治理理论的深入研究,逐渐打破了在古典经济学领域中对“股权同质性”假设,即事实上,全部股东并非按照其所持股份比例享受同等比例的收益。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公司股权的分散程度不高,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差异性非常明显,而这一现实现状的存在,使得在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也逐渐成为公司治理领域中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自此,股权转移交易中的控制权转移交易溢价现象也开始为各方所关注。基于此,合理衡量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溢价水平,并探讨控制权溢价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不仅能够提供有效控制不合理溢价的政策措施,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控制权转让定价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本文以2006至2013年间公布转让价格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交易为样本,通过采用大小宗股权配对交易差异法,度量出我国控制权溢价平均水平为34%,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存在显著的溢价现象。在影响因素方面,分别从目标公司财务特征、债权结构特征和治理结构特征三个维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控制权转让溢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财务特征影响程度的研究发现,目标公司的资本密集度、现金比例、总资产收益率与控制权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股权代理成本与控制权溢价水平显著负相关,而公司规模与控制权溢价水平负相关,但是回归结果不显著,资产增长率以及财务杠杆与控制权溢价水平正相关,但是回归结果也不显著。(2)对债权结构特征影响程度的研究发现,目标公司长期债务比例、商业信用负债方式与控制权溢价水平显著负相关,目标公司短期债务比例、银行借款负债方式与控制权溢价水平负相关,但是回归结果不显著。(3)对治理结构特征影响程度的研究发现,目标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控制权溢价水平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与控制权溢价显著负相关,而目标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与否、事务所规模大小、审计意见类型与控制权溢价水平不相关。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文分别从加强部门监管、提高债权人监控力度以及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