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形态学、数量分类学、同工酶角度对平阴玫瑰各品种进行了系统地分类研究,旨在综合各种分类方法建立科学的平阴玫瑰品种分类系统,探讨各品种的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玫瑰品种的判别模型,为利用计算机进行品种类型判别预测提供了可能,进而建立平阴玫瑰信息管理系统。另一方面,为了保存玫瑰品种资源,本文仅选取‘紫枝玫瑰’品种茎段作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旨在探索‘紫枝玫瑰’的无菌体系的配方,从而为其它玫瑰品种的离体保存甚至快繁体系的建立打下基础。初选37 个形态性状以等级数量化编码方法进行了编码,进行R 型分析,从R 型聚类分析的结果看,花、叶、枝的性状选择基本上是正确的。在聚类图中,某些观测性状如雄蕊瓣化与否和雄蕊长、花药长/宽,托叶长和托叶长/宽这两组性状,很早便结合在一起,证明这两组性状各具有极相关性,在以后的聚类或样本鉴定中,我们可以从每一组中选取一个易于观测的性状。这不仅可以为以后玫瑰品种形态特征的观测记录大大节省工作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分析数据的繁琐性与重复性。遵循“二元分类法”原则,结合基于形态的Q 型分析结果,以种源作为第一级分类标准,以花径、花色等为第二级分类标准,以枝色、枝刺作为第三级分类标准,初步建立了平阴玫瑰品种的初步分类体系:3 系5类10 型。同工酶分析,20 个玫瑰品种共出现7 条酶带,酶带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PA 区域含2 条(Rf=0.29,0.37),PB 区域含3 条(Rf=0.45~0.55),PC区域含2条(Rf=0.69,0.80)。根据各酶带的表现频率,看出PC2(Rf=0.80)是玫瑰品种的特征谱带。在此基础上对各品种各酶带的有无进行0-1 型编码,进行Q 型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基于形态的数量分类学的分类结果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基于形态的数量分类为例,进行逐步判别计算,变量按分辨能力是否显著逐步引入,原引入的变量也可能因后面引入新变量而变为不重要而剔除,每步剔除或引入变量均相应进行F 检验,使最后建立函数的函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