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重复频率扩展及腔外共振增强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949423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振荡器由于优良的综合性能,不仅至今仍是人们开展超快现象研究、微纳加工制作等工作的常用工具,而且也是通过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获得超高强度激光的理想种子。近年来又进一步作为光学频率梳的核心器件,促成了精密测量物理及精密光谱学的巨大进展。但是,常规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振荡器的重复频率多在100MHz左右,不仅单脉冲能量低,而且由于有限的光谱带宽,限制了其在包括上述领域在内的诸多应用,特别是对光学频率梳的发展而言,高重复频率及超宽的光谱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系统开展了飞秒钛宝石激光振荡器重复频率提高、能量提高、光谱扩展及腔外共振增强等新内容的研究,所取得的创新结果有:   1.针对提高飞秒光学频率梳信噪比及降低其波长分辨要求,系统开展了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振荡器重复频率的提高研究,先后得到脉冲宽度小于10fs、重复频率745MHz及1.1GHz的结果,大大降低了频梳测频过程中对波长计分辨率的精度要求。这也是国内重复频率最高的飞秒激光振荡器结果,进一步采用F-P滤波腔后,重复频率可望提高到20GHz,从而用于天文观测定标的实验研究。   2.针对高能量单脉冲飞秒激光振荡器的应用要求,开展了低重复频率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振荡器的研究,研制成功重复频率降低至11MHz、对应单脉冲能量达77nJ的稳定飞秒激光脉冲输出,相应的峰值功率达MW量级,是国内首次实现峰值功率达到MW量级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用于飞秒微加工、飞秒激光泵浦探测、高对比度飞秒激光放大以及飞秒光学参量振荡等实验提供了可行的光源。   3.针对高稳定锁定飞秒激光载波包络相位及宽带光学频率梳的要求,进行了光谱宽带到倍频程的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振荡器研究,得到了输出平均功率约100mW、光谱覆盖从600nm到1250nm的围的倍频程超宽光谱。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简化我们现有宽带飞秒光学频率梳的结构、提高系统稳定性、特别是拓展其在光频测量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4.针对直接放大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能量的需要,进行了飞秒激光共振增强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通过对高功率飞秒激光振荡器、环形共振腔以及同步锁定三个方面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成功实现了种子腔与共振腔的同步锁定,首次在国内得到了飞秒激光的共振增强,不仅为采用相干叠加进行高重频飞秒激光放大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通过非线性频率转换及高次谐波法产生极紫外光学频率梳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他文献
高分子/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和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而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范德瓦尔斯力的作用碳纳米管极易团聚、难分散,碳纳米管与极性高分子基体之间
对核子-核子碰撞产生介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重子共振态性质和本质的了解,从而对于我们认识QCD非微扰区的强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CELSIUS、COSY和HADES等实验
C60团簇材料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自1985年发现以来,其新奇的性质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荷能离子在C60材料中引起的辐照效应
量子态的关联特性不仅是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资源,也是量子理论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的量子体系中,量子态不可避免的与环境热库发生耦合导致消相干,造成关联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其作
学位
本论文以有机溶剂热法制备了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颗粒,并对其微观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分散剂作用下硫化铅量子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微观结构和非线性光学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超级计算机的能耗和散热问题极大的限制信息化社会发展速度。如何减少超级计算机的能耗而不损害环境、有效的散热或者充分利用这些热能,成
灵敏度、分辨率、动态范围是衡量SPR生物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实现这些性能的提高是本论文的核心工作。相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SPR生物传感器,基于多层结构的波导耦合表面等
聚电解质在表面带电纳米颗粒上的吸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生物技术中。本文主要应用连续相自洽场理论(SCFT)的方法,研究了双分散的柔性聚电解质吸附在两个平行带电体的表面。具体内容如下:1、简单介绍了聚电解质吸附的研究现状、聚合物多分散性、标度理论以及研究体系的自洽场的数值求解方法。2、针对两种化学性质相同的带电均聚物的平均体积分数和链长,研究了双分散性对聚电解质链的吸附总
高参数稳态等离子体的获得和控制以及满足该条件的材料己经成为聚变能商用化必须解决的两大瓶颈问题。磁约束受控聚变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