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依据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诊疗体会,提出颈椎曲度异常的相关临床意义,进行合理的临床分组,并搜集大量的临床数据,论证曲度改变的病理意义。⑵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对比、归纳、总结其最优治疗方案,着重突出中医相关治疗特色。⑶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分析横突按压手法配合顺势牵引与外用药配合普通牵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对比,证明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方法:①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骨科住院及门诊病人,以颈椎曲度异常为先证者入手选择研究对象,观察对象200例。并以颈椎曲度正常人群为参照对象,参照对象为150例。通过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得出颈椎曲度的影像学改变是否有临床意义,其改变与颈源性症状是否相关,及其关联性;“正常人”的颈椎曲度是否也存在影像学改变。②根据拟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颈椎曲度异常病例并进行相关病史、症状学、相关体征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诊治随访记录(附录一),将病例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横突按压手法配合顺势牵引治疗,对照组外用药物及普通牵引治疗。拟定临床症状定量评分标准评价受试对象的症状改善情况,拟定影像学检查前后对比情况评价受试对象影像学改善情况。按照数据资料、分组方法的不同,分别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⑴颈椎曲度改变是属于病理性改变。⑵横突按压手法配合顺势牵引治疗颈椎曲度改变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且优于传统治疗相关颈椎疾病的方法。⑶由于颈椎曲度相关治疗尚缺乏认识及规范,本课题证实可以进一步开展此类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试验,并可将成果运用于临床。 结论:颈椎曲度异常作为一种影像学的表现,临床的研究及其诊断、表现论述甚少,多见于一些影像类的研究,研究的观点也各有差异。本课题证实其具有病理性改变,其改变多能引发临床症状,并通过临床具体手法和牵引来治疗该类症状,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今后此类症状的研究和治疗抛砖引玉,达到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