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叠加出现,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思维方式更加活跃、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在接触新事物、新观念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思想引导,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干部不仅肩负着为党联系青年、培养青年的使命,同时也是我们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型人才储备。因此在广大团干部的队伍中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理论界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从研究机构看主要以各高等院校为主体;从研究的对象看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来开展。诚然,高等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一是高等院校拥有资源密集,人才丰富的师资队伍,对把握当前形势、洞察纷繁的态势有着较强的驾驭能力和理论指导性;二是高等院校具有聚众性的特点,较为容易的集中庞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理论指导。基于上述两点学校战线的“青马工程”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作为地方共青团组织虽然同样肩负着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使命,但具有比较成熟的科研型理论成果却并不多见。其实高等院校也好,一个地区也好,对于青年的培养始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与高校不同,地方上的青年分布比较复杂,受约束性相对较差,思想动态难以系统掌握,受教育的程度亦不尽相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长期从事青年工作最前沿的地方共青团人,应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呢?笔者认为,关键在干部。回顾9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关键的是我们党始终把养造就一批批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诚的党员干部放在首位,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共产主义的追随者,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因此,共青团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就是首先要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干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化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团组织特点,就如何在实践中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