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是追溯历史、连接未来的文化桥梁。可以说,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代先辈的历史记忆在现实生活中的再现。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是内在于物质之下的“无形”文化内涵,主要靠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承载体及传承方式,使得对其进行传承保护相对困难,而且在此过程中极易受损消失。因此,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及长久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传统的景观旅游已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旅游需求,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存在着挑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的破坏、价值观念的转变,年轻人参与和保护意识淡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保护经费的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等等问题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传承发展的现实问题。为改善目前的发展现状,社会各界均已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挽救和保护各类濒危文化遗产。依据我国非遗保护的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借鉴国内外的大量成功案例和我国目前的学术研究热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是一项切实有效的保护传承方式之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开发不当、过度商业化、虚假民俗等等,这不仅不能起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可能还会造成开发性的破坏。因此,如何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再以壮族蚂虫另节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蚂虫另节的发展沿革及文化内涵,阐述目前壮族蚂虫另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对该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是必要可行的,鉴于旅游开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试图建立实现两者和谐互动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并提出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