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特征种之一,在我国浮游生物学和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07年在南海西北部进行的四个季节的航次调查,研究了中华哲水蚤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以广义可加模型为工具量化分析了影响中华哲水蚤丰度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同时探讨了南海西北部中华哲水蚤的种群来源和生存策略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华哲水蚤的丰度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在北部湾调查区域,春季平均丰度为2.37±8.00 ind/m3,占桡足类总丰度的6.2%,为桡足类的优势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湾北部,密集中心位于琼州海峡西侧。夏季丰度为0.24±1.41ind/m3;主要分布于三亚以南海域。秋、冬季未见分布。在粤西-琼东调查区域,中华哲水蚤春季的平均丰度为10.30±32.50 ind/m3,占桡足类总丰度的29.1%,为桡足类的第一优势种;其分布中心位于琼州海峡东侧,粤西、琼东近岸均有分布。夏季丰度为11.93±42.99 ind/m3,占桡足类总丰度的11.3%,也为桡足类的优势种之一;分布中心与春季相同,但琼东近岸种群有南移的趋势,海南岛南部丰度较春季有所增加。秋季,中华哲水蚤仅出现于琼东近海的一个站位,丰度为0.09 ind/m3。冬季未见分布。 (2)借助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春、夏两季中华哲水蚤丰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因子包括水深,表、底层温度,表、底层盐度以及表、底层叶绿素a浓度7种。模型结果显示,主导中华哲水蚤丰度变化的环境因子具有一定的季节差异性。春季,丰度的主导因子为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二者对丰度总偏差的解释率为54.7%。其中,表层温度影响最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丰度随表层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于22℃达到最高值;高于22℃时丰度随表层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表层盐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盐条件下(盐度值32左右)中华哲水蚤的丰度值较高。夏季,主导因子为水深、底层温度和底层叶绿素a浓度,三者对丰度总偏差的解释率高达97.9%。当底层温度在20℃以下时,丰度稳定在较高值;高于20℃时,丰度迅速下降。夏季底层环境因子作为主导因子的现象表明中华哲水蚤很有可能迁移至底层生活,以躲避高温强光等不利环境。 (3)中华哲水蚤在我国的中心分布区位于黄、东海,出现于南海西北部的中华哲水蚤系我国近海沿岸流携带而来,是黄、东海中华哲水蚤的同源种群。每年秋冬季,东北季风强盛,浙闽沿岸流携带中华哲水蚤黄、东海种群沿浙江近岸南下到达台湾海峡及粤东近岸。随后,西南流向的广东沿岸流将中华哲水蚤带入南海西北部海域,并在雷州半岛东侧近海形成密集分布区。受海流的影响,雷州半岛东侧的中华哲水蚤种群一部分随琼州海峡西向流进入北部湾,在北部湾逆时针环流的作用下遍布湾北部海域;还有一部分会沿海南岛东岸向南扩散,直至三亚以南海域。 (4)冬末春初,黄、东海漂流而来的中华哲水蚤种群进入南海西北部,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使其在北部湾北部海域和粤西、琼东近岸广泛分布。春季是中华哲水蚤种群补充的重要时期,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决定了种群丰度的分布模式,在琼州海峡两侧各有一密集分布区。夏季,季风的转换使南海西北部的中华哲水蚤种群无法得到补充。受高温影响,北部湾北部的中华哲水蚤完全消失;粤西、琼东近岸种群则采取迁移的生存策略,集中分布于环境条件较为适宜的上升流内。到了秋、冬季,水体垂直混合加剧,上升流逐渐消退,恶劣的环境使中华哲水蚤无法生存,进而种群消失。在南海西北部海域,中华哲水蚤不会采取休眠的生存策略,也不存在地方种群,每年都必须由黄、东海种群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