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五国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在这里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出现伊斯兰教复兴,与此同时,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与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相结合,对中亚五国及其周边地区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接壤,双方不仅有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群体更有大量同源跨国民族的存在,这为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向中国西北地区蔓延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从历史角度切入对中亚五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产生的原因、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西北地区安全的影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由此对中国如何维护与巩固西北边疆安全提出几点思考。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亚五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从中亚伊斯兰教的早期传播阶段、沙俄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的发展以及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的概况三个层面回顾了苏联解体前伊斯兰教在中亚五国的发展历程。第二,分析了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伊斯兰教的发展情况。文章第二部分阐释了中亚五国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发展与嬗变。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明确指出伊斯兰极端主义不具备宗教属性,它只是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一股异化了的激进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其二,分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在中亚五国出现的内外原因;最后,介绍了目前在中亚五国境内活动比较频繁的“乌伊运”、“伊斯兰解放党”等几个代表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的具体情况。文章第三部分从中亚地区与新疆紧密的地缘联系及存在大量跨国民族的现实入手,解读了伊斯兰极端势力在我国西北地区活动的便利条件,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中亚伊斯兰极端势力对我国西北地区安全的影响。文章第四部分针对目前中亚伊斯兰极端势力对中国国内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明确提出中国须在发展国内政治经济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合作,通过构建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为我国西部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