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多态性和耐药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ahaoch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副溶血性弧菌于1951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是一种典型的食源致病菌。误食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产品会引发急性肠炎等食源性疾病,因感染副溶血性弧菌而致病的病例逐年高发,副溶血性弧菌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致病菌,因此全面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多态性和耐药性等特点,对相关食源性疾病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通过对山东省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调查、毒力因子分析、耐药性分析、细菌血清型分析以及进行生物学同源性比对,了解山东省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和分布情况,为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监督提供依据,为构建我省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分型数据库奠定了基础,为食源性疾病的处理和预测给予了理论支持。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鱼类、贝类、虾类等动物性水产品和15家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人粪便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监测并分离得到相应食品分离株和临床分离株;采用多重荧光PCR方法检测分离得到的食品分离株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基因分布;根据毒力基因筛选的结果,对毒力基因阳性食品分离株和临床分离株进行8种抗生素的耐药监测和血清学鉴定;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山东省17地市农贸市场、超市和酒店餐饮的鱼类、贝类、虾类等动物性水产品共计样品1969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10株,检出率为10.69%,其中2013年的检出率最高,不同水产品中贝类的检出率最高,为18.03%。15家哨点医院腹泻病人粪便样本共计样品3000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97株,检出率为3.2%。共分离得到210株食品分离菌株和97株临床分离株。经PCR检测,322株食品分离菌株和97株临床分离株tlh基因均阳性。食品分离株毒力基因阳性16份,携带率为4.97%(16/322),均为携带一种毒力基因。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阳性95份,携带率为97.94% (95/97)。95份携带毒力基因的临床分离株中,携带一种毒力基因的菌株23份,占24.21%,携带两种毒力基因的菌株60份,占63.16%,携带三种毒力基因的菌株12份,占12.63%。101株食品分离株中有3株耐药,耐药率为2.97%,均为单一耐药,其中头孢西丁耐药1株(0.99%),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嗯唑耐药2株(1.98%);中介8株,中介率为7.92%,其中四环素2株(1.98%),头孢西丁6株(5.94%)。95株临床分离株无耐药株,中介2株,均为头孢西丁,其他均为100%敏感。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45株食品分离株中,鉴定出21株共17个血清型。其中02:K28型3株,011:K22型2株,05:K30型2株,02:K3型等其它型别均为1株。97株临床分离株鉴定出血清型8种,分属在5个O群:O1、 O2、O3、O4、O10,以03:K6为主,占64.95%,呈明显优势。进行聚类分析后,SfiⅠ的酶切图谱共分为9个群,其中G群包含的菌株数量最多,共60株,占临床分离株的67.42%。说明临床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并且,临床分离株中的优势菌株与其他菌株处于不同的聚类群。结论:2010-2014年间副溶性弧菌污染呈上升趋势,山东省内陆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对副溶血弧性菌进行毒力基因分析得出,食品内副溶血性弧菌的带毒株较少,而大多数临床分离株均携带毒力基因。食品分离株和临床分离株的菌株耐药率均较低。在血清型分布方面,食品分离株呈多样化分布,临床分离株则以03:K6为优势血清型。脉冲凝胶电泳分析发现,SfiⅠ能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较好的分型,并能区分临床分离株中“大流行菌群”和散发的菌株。
其他文献
矽肺病(Silic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较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所导致的以肺部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煤碳、冶金、铁道及建材等工业行业中发病率
目的探究手术室全期护理对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中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
2MM8470精密双面研磨机是我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平面精加工设备,该产品31部有一空心轴是较难加工的零件,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设备的测量精度。
轴承套圈加工工艺尺寸,由于某些测量方法受到限制或受到加工条件的限制,并要改变其测量基准时,需要进行工艺尺寸链计算。在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运用尺寸链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零
定子机座是水电站发电机组中比较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外形尺寸较大,外圆直径达到22m,高度6195mm。装配精度要求高,主要表现在高度公差要求控制在+2~+3mm,圆度控制在±10mm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