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材肌理与乡土文化意境营造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u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阶段,如何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当代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也突显出传统文化的缺失、城市环境单一化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诸多问题。乡土文化意境的营造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解决城市人文环境单一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化意境的营造是通过保护、再现、隐喻、模糊、对比和反复等手法来体现的。诗意美是乡土文化意境营造的核心命题。土材肌理作为体现乡土文化意境诗意美的表征,具有历史性、地域性、自然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我国曾拥有辉煌的生土建筑历史,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艺术领域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然而,今天我们仅仅只能去追忆历史的辉煌,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怎样在当代建筑语境中重现土材肌理的价值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土材肌理是一种适用范围广并集多种优势于一体的建筑材料,开发价值潜力巨大。虽然土材肌理在国内逐渐没落,但是,在国外却出现了众多新型施工工艺,例如生土改性、绝缘夯土墙、生土袋等施工技术。综合这些土材肌理设计方法可以将其分类为:材料混合、材质搭配、夯土、压缩土块、抹灰和种植界面等设计手法。本文分析了中国梅山文化园、五散房之茶室和“毒菊”(美国景观建筑项目)三个典型案例说明土材肌理和乡土文化意境营造的实践表达,并应证乡土文化意境营造中的诗意美可以借助现代建筑和景观设计方式来实现。
其他文献
城镇绿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从景观生态学理论角度、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达性理论、哈夫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Center,简称HSCTC),是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医用空间,要求具有高洁净度净化的空间。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又
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家对科技产业愈加重视,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极大发展。重庆高校新校区往郊区迁移,学生生活需求的变化,重庆特殊的地形气候条件,在这样一个背
目前我国进入了快速城镇化时期,国家出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促进小城镇发展。因此小城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而居住空间则是小城镇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竞争的日益激烈,快速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追逐经济利益时代最为高效的方式,与此同时,很多问题也开始慢慢浮现,设计缺乏内涵、山寨现象严重、建造质量粗糙等,严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建造越来越广泛,随着居住区的不断发展,居住区的绿化生活环境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绿地形式存在着形式过于简单、功能较为缺乏、维护
20世纪50年代末,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国内向苏联学习城市发展的经验,开始发展居住小区模式住区。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业开始兴起,以居住小区为主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中,各民族由于各自所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差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和建筑风格等。其中,以重庆为代
首先,随着我国老年人收入的增加、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养老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银发旅游的行列,且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数量过亿的国家,我国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的土地流转成为必然的趋势。农村处于土地资源紧缺、产业由第一向二、三产业转变的特殊转型期。失地农民正面临产业转型,导致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