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近三年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172例消渴兼中风患者及仅有消渴无中风患者172例的病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通过调查结果得出消渴兼中风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为本病的易患因素的预防性治疗及其中医标准化治疗打下基础。 方法: 1.参照《中医内科学》(第5版)、《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内科学》(第6版)等相关内容,符合中医消渴、中风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凡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FPG)≥7.0mmol/l;②餐后2h血糖(PBG)≥11.1mmol/l;“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者,需在另一天测定以确诊。经CT或MRI检查确诊有脑梗塞。 2.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今日中医内科》。阴虚阳亢型的症状是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言语不利,患侧肢体僵硬拘挛,伴有头痛、头晕、耳鸣、面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气阴两虚型的症状是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涡斜,语言不利或肢体萎软,患侧手足浮肿,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干渴,自汗盗汗,舌紫黯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光剥,脉细弱;气虚型的症状是半身不遂肢体偏瘫,偏身麻木,口角涡斜,口流清涎,言语謇涩,面色晃白,气短乏力,自汗心悸,便溏,小便清长而多,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弦;阴阳两虚型的症状是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低微或肢体萎软患侧手足浮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干渴少少饮之,自汗盗汗,舌黯淡有齿痕,苔少,脉微弱。 3.把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是否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脑血管家族史、高血压病史、肾病病史、视网膜病变史、周围神经病变史、TIA发作史、性格急躁、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慢支病史等数据输入电脑,以spss 12.0软件通过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消渴兼中风有关的危险因素。 4.根据糖尿病脑梗塞发生的部位如基底节区、额顶叶、颞枕叶、丘脑、外囊、内囊、侧脑室、半卵圆中心来制订表格;根据消渴兼中风的中医症候及周边症候舌脉来制订表格;根据中医证型的主症及兼症来制订表格。并统计它们的例数及所占百分比。 结果: 1.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吸烟、脑血管家族史、高血压史、视网膜病史、TIA发作史、性格急躁、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P<0.05)等12个因素与消渴兼中风发生有显著关系。将上述12个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史、视网膜病史、TIA发作史、性格急躁、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消渴兼中风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