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紫外—紫外光子激发下某些离子的发光特性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研究在真空紫外和短波紫外光激发下,稀土离子4f及5d电子跃迁的特点和发光机制,可能出现的能量传递和量子剪裁的机制,影响发光性质的各种因素,探寻PDP、无汞荧光灯等使用的荧光材料及其发光效率的途径。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在真空紫外和短波紫外光子激发下,Pr3+离子及Eu3+离子的4f-4f及4f-5d能级电子跃迁,电荷迁移带及基质的激发特点和发光机理,特别是Pr3+的5d态的能量位置变化与Pr3+的发光性质的内在关联。 2.研究在硅酸盐和硼酸盐材料中,Pr3+离子的紫外发射、光子串级发射及Pr3+和Gd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3.某些类汞离子和EU3+掺杂发光材料的VUV光谱,以期了解Bi3+,Sb3+离子的行为。 4.研究基质组成、晶体结构以及稀土离子所处的结晶学格位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质及5d态能级位置的影响。 通过研究,本论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1.在几种碱土金属硅酸盐材料中,首次获得了Pr3+的4f5d态的紫外发射并实现了Pr3+→Gd3+的能量传递。研究表明,在共价键较强的含Si-O四面体的材料中,Pr3+的4f5d态位于~1S0能级之下,阳离子对其位置影响不大,难以产生Pr3+的多光子串级发射。 2.在La(BO2)3中,Pr3+的4f5d态位于~1S0能级之上,不仅观察到了Pr3+的串级发射,而且还存在基质的发射现象及Gd3+使Pr3+的4f5d能级下降的现象。 3.在Eu3+激活的硼酸盐中,首次观测到Bi3+和Sb3+离子对Eu3+的VUV激发光谱产生重大影响,可以有效地敏化Eu3+的发光。 4.在硼磷酸盐中,Eu‘”在不同的晶体学格位上发光性质不同。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中小学教育走向了信息化和开放化,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满足了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渴求。传统的教育资源都是纸质版材料或者音像制品,在信息化的今天出现了许多网络教育资源,中小学教育迎来了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谨记教书育人的宗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网络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为打造智慧校园奠定基础。
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连接的主要通道,因人为活动引起河流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从而引发诸多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问题。在当前限制人类对湿地干扰的前提下,河流湿地生态如何修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江西万年珠溪国家湿地公园城区段河流湿地为例,其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通过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其退化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1)恢复河流生态缓冲带及其植被,修复
一、工程概况南淝河是巢湖北岸的一大支流,发源于安徽省中部大潜山余脉的南部,主干河道全长约70.0km,流域面积1464km2。南淝河流域生态修复(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任务为通过恢复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等措施净化设计河段的水质,恢复设计河段的生态环境功能,并探索南淝河流域河道中水生植物恢复的适宜性,为下一步开展南淝河全流域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工程范围为南淝河二道坝至怀宁北路,设计长度为350m。
期刊
作为能够在基因组中移动并且整合到新位点的DNA片段的转座子是生物基因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DNA转座子和反转录转座子两类,二类内含子(GⅡintron)是一种功能结构十分特殊的反转座子。GⅡintron最初是在高等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中发现的,随着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大肠杆菌、乳酸菌中也发现了GⅡintron的存在,由于GⅡintron同时具有与内含子剪接机制相同的RNA剪接活性和
21世纪后,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式步入活跃期。从政策层面来看,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于2016年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于2018年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下的必然路径,语文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自然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基于此,由侯器
期刊
目的 分析门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及细菌白带检查在已婚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76例已婚妇女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阴道分泌物及白带常规检查,分析并比较已婚妇女的感染类型、阴道清洁度检出情况。结果 176例已婚妇女中,病原菌检测阳性170例,阴性6例,分别占总数的96.59%、3.41%;病原菌检测阳性中细菌感染94例,滴虫感染67例,真菌感染9例
分子系统学部分:利用纤毛虫相对保守的小亚基单位核糖体基因(SSU rRNA)和相对变异较大的ITS1-5.8S-ITS2基因序列探讨其分子分类学特征、系统发生和演化地位,已成为纤毛虫系统学研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因为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以及不同类群间的不平衡,导致了大量关键类群信息的缺失,从而限制了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分子系统学的开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和完善许多关键类群在系统进化上的争议和不足。本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和利用自然,从而新的生物技术发明以空前的规模转化成为人类可利用的新资源。生物新品种的开发和研制有着无可比拟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各个国家都对它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意识到了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这种新的生物技术发明,通过对生物新品种及新技术的专利保护和各种专门保护,建立起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对生
本论文主要研究新型镉(钙)铝硅酸盐和钙铝锗酸盐玻璃中Er3+、Tm3+和Yb3+的近红外发光和上转换发光性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得到的结果如下: 1.在488nm Ar+激光激发下均观测到上述三种玻璃中Er3+的强近红外1534nm荧光,而可见区荧光均很弱,这主要是因为玻璃中Er3+离子之间存在强的交叉弛豫作用。 2.在978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首次观测到上述三种玻璃中Er3+的强的
本文对纳米材料,包括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ZnS∶Mn2+/钠硼硅玻璃(Na2O-B2O3-SiO2)复合体和有机PIC-I分子聚集体PIC-I/azaPIC-I混合分子聚集体的光学和电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内容是用熔融法制备出ZnS∶Mn2+纳米晶/钠硼硅玻璃复合体。样品中一类掺杂离子Mn2+进入了ZnS中Zn2+格位,形成(Mn2+sub组态。另一类是Mn2+没进入ZnS的格位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