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耕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问题近年来在我国显得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另一方面则是耕地土壤质量的持续下降。相对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耕地土壤质量的持续下降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苏建平等,2009)土壤的养分状况是土壤质量变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研究耕地土壤养分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详细研究了 1974~2012年近40年来如皋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1974年至2012年,该市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土壤全氮含量近年来已趋于稳定。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 1974 年为 11.1 g/kg,1981 年降为 10.7 g/kg,到 2012 年增长为 17.7 g/kg;土壤全氮含量1974年为0.805 g/kg,1981年降为0.786 g/kg,到2012年增长为1.104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1974年为2.4mg/kg,2012年增长为20.8 mg/kg,局部地区有效磷含量已处于过剩状态;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升有降,整体变化不大,一直在较低水平上徘徊,局部地区处于严重缺钾的状态,到2012年全市平均速效钾的含量是78 mg/kg,全市有77.61%面积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 mg/kg,有9.8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50 mg/kg。在空间上,根据如皋市土壤图,近40年来,土壤养分均是以分布于东部的灰夹缠土和南部的黄泥土最高;分布于中西部的高沙土最低;分布于东北部、西北部及南部的夹缠土处于中间,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四个主要土属(高沙土、夹缠土、黄泥土和灰夹缠土)之间的变化趋势略微不同。1974年至1981年全市土壤养分状况基本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1981年至2012年,以灰夹缠土和黄泥土为主的东、南部地区增长速度较慢,而以高沙土为主的中部地区增长较快。近40年来,尽管全市土壤养分状况整体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养分的不平衡,所以今后还应当注意养分的平衡管理,提高耕地质量,使粮食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消费需求已向优质、安全方向转变,为了探索出良好内在品质的茶叶生产、加工等环节中重安全、高品质、保环境、促民生的产业发展思路,笔者根据
为优选扬水曝气器的类型以更经济有效地原位控藻,建立了基于Fluent软件的水库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温度梯度和水深条件下,预测了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扬水曝气器对分
目的探索重危病人口腔并发症与口腔pH值的关系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内科重危病人口腔并发症 ,并用精密试纸测量口腔pH值 ;将pH值异常的口腔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以八氨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OapPOSS)为交链剂,原位合成了含有POSS结构的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分别采用FT-IR、光学显微镜,动态热机械(DMA)分析以及热重分析(TGA)
染料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于各种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之外,也可用于造纸、塑料、皮革、橡胶制品和食品工业等方面。染料废水排入水中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对环境有诸多的不良影
在重视学校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的同时,不应忽视乃至轻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为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我们必须全面审视学校
以提高精密线切割的加工效率、零件的加工品质,降低相关配套夹具成本为目的,展示了通用性夹具在设计开发时所考虑的通用性,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专用夹
在介绍网络医学信息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探索性提出有效性、时效性、存储空间节约性、可靠性4项绿色评价指标,构建绿色评价过程模型,对模型中参与各方的成员构成、职责、功
Instagram是一款以图片为主要记录和分享形式的社交媒体。这种图片分享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或表达自我的独特视角。人们可以使用照片来定义或记录他们的身份,进行人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