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脑卒中(stroke)是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事件。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卒中,指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作为脑梗死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1951年由Fisher和Adams首先提出出血性脑梗死这一名称,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使用,及CT、MRI等影像学的应用普及,出血性脑梗死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HI的病人部分可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甚至死亡。为区分是首次CT发现的HI,或者是药物等干预措施所引起的HI,神经病学家使用了“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一词。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是脑梗死后缺血灶内继发性出血。HT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缺血性坏死的脑组织有多处点状或片状出血,可相互融合为大小不等的出血灶,同时并存的出血灶周围的明显的水肿带是出血性转化的基本病理改变。关于出血性转化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过去认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占脑梗死总数的3%~5%,有人通过CT追踪发现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占18%~20%。1984年Calamde病理报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占脑梗死的80%,以心源性脑梗死继发出血最常见。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脑梗死HT的发生与栓塞性脑梗死、梗死灶面积、血压的改变、血脂的异常、住院天数均有关系,因此探讨上述因素与HT之间的关系对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病例230例,其中出血性转化30例,非出血性转化组200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生化指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脂蛋白a、入院时空腹血糖)及梗死面积、栓塞性梗死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血性转化与非出血性转化两组资料经过单因素分析后,它们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及生化指标(脂蛋白a、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栓塞性脑梗死、梗死面积、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水平及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相关因素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有6项,栓塞性脑梗死P=0.048,梗死面积P=0.000,甘油三酯P=0.029,高密度脂蛋白P=0.008,收缩压P=0.012,住院天数P=0.003。结论:本研究发现脑梗死面积、栓塞性脑梗死、收缩压水平、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及住院天数是HT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该密切注意上述因素,提早干预,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