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第三极”。该地区气温极低、养分极度贫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尽管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但在其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驱动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高原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对该地区微生物特别是放线菌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研究其土壤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并对代表性菌株进行功能基因检测,初步探讨了分离菌株对4种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生防潜力。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纳木错、羊卓雍错和高黎贡山采集的土壤中共分离获得放线菌1080株。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分布于9目15科24属,其中包括一些潜在的新分类单元,揭示了青藏高原土壤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规律。选取9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PKS-I、PKS-II和NRPS功能基因检测,其中74株(占81%)至少有1个功能基因呈阳性,有9株菌PKS-I、PKS-II和NRPS3个功能基因呈阳性,该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具有产生活性物质的潜力,可供进一步活性物质的开发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筛选所有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得到11株对4种三七根腐病病原菌(Alternaria panax, Fusarium oxysporum, F. solani, Phoma herbarum)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放线菌菌株。这些活性放线菌菌株均具有几丁质酶活性,PKS-I、PKS-II和NRPS基因检测均至少一种呈阳性。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它们分别属于土壤诺卡氏菌(Nocardia soli)、直丝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rectiviolaceus)、曼尼普尔链霉菌(S.manipurensis)、肉桂链霉菌(S. cinnamonensis)、灰黄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lurida)和一株潜在新种。本论文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蕴藏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在新物种发现、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和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