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阶级问题是贯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命题。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对立物,而是从马克思主义框架中“延异”出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就是对不同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阶级阶层状况的总体的分析与判断。在理论上,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立足于西方社会阶级阶层状况,反思了阶级变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实践上,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提出了针对阶级问题的构想与策略;在内容上,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了工人阶级及其阶级意识、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阶级的生存状况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哲学文化传统和西方社会分层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状况,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现实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在阶级理论的形成期,即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的主题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等人认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没有形成自己的阶级意识,在于资本主义对其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控制。他们对阶级意识的革命动力作用寄予了深厚的期望,认为阶级意识决定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命运。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将总结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法西斯主义作为主要任务。霍克海默、阿多诺和弗洛姆认为,工人阶级及其组织正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包围,工人阶级逐渐丧失了革命和批判意识。因此,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和批判意识,就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在阶级理论的发展期,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点关注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变化,并积极探寻变革社会的新的阶级主体。这一时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马尔库塞认为,传统的工人阶级无法抵制资本主义强大的力量,已经被融合进资本主义制度中,社会中只有少数的人没有被融合。结构主义者普兰查斯,将资本主义社会中新产生的阶级称为“新小资产阶级”,认为他们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马勒和高兹,将社会中产生的新阶级称为“新工人阶级”,认为他们是变革社会的新兴力量。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阶级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条件的转换而调整了关注的主题。由于社会分层更加精细化和多元化,他们重点研究构成阶级的个体。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从微观的视角研究阶级。这一时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主张通过主体间的交往缓和阶级冲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关切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试图探寻一条阶级解放的文明之路。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们,试图通过建构多元的、激进的民主来实现政治认同。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上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还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或者是对中国阶级阶层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当代适用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研究视角、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意蕴。其次,它为人们从整体上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视角、彰显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再次,它为中国阶级阶层研究提供了思想资源。从实践上说,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为宏观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为客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状况、为正确处理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