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语义学、功能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现代汉语动词“来”和“去”的参照点,考察了“来”和“去"在各个句式中的意义变化,探讨了动词“来”和“去”单用以及它们在动趋式里的多义现象,并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对这一多义现象进行解释,对比了汉语“来”、“去”和韩语“(?)(ota)”、“(?)(gata)”的用法,深化了对现代汉语“来”和“去”的认识。本论文分七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论述的范围、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回顾趋向动词的研究。分节综述了趋向动词的产生和历史演变,趋向动词的名称、范围、性质,趋向动词的参照点、附加于动词后面的趋向动词的性质及其非趋向意义,动趋式里宾语的位置以及与趋向动词有关的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主要研究“来”和“去”的参照点问题。首先指出了“去”的位移方向不只是“表示背向参照点的位移”,“去”的位移还包括从一个与参照点无关的地方到另一个与参照点无关的地方。换句话说,“来”所表示的位移以外的所有位移都应该用“去”。但是“去”的“表示背向参照点的位移”意义还是主要的。其次参照点与指示(deictic)有直接关系。人的思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选择“来”和“去”的时候,我们主要的参照点应该是“说话人现在所处的位置”,这属于无标参照点。除此之外,还有有标参照点,人们有时有意不把参照点放在“说话人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放在事件时刻位置和听话人的位置。第四章考察“来+VP”和“去+VP”句式。首先分析了“来+VP”和“去+VP”的三种句式:一是“施事主语+来1/去1+(处所宾语)+VP”;二是“施事主语+来2/去2+VP”;三是“介词结构(或动词结构)+来3/去3+VP”。讨论了这三种句式里的“来”和“去”的意义,指出了“来1/去1、来2/去2、来3/去3”语义的语法化程度不同,最后分析了“来”的语法化程度比“去”高的情况。第五章分析“来”和“去”的不对称现象。先对该现象进行了分类描写。趋向动词“来”和“去”以及动趋式里的“来”和“去”,其意义可以分为六大类:空间、时间、获得/消失、肯定/否定、常态/非常态、期望/非期望。这些意义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发现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如容器隐喻(containermetaphor)、时间隐喻、方向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等重新对它们进行分析,指出了“参照点”可以解释“来”和“去”的不对称现象。最后分析了“来”和“去”的意义引申受到句法制约的情况。第六章对比了汉语“来”、“去”和韩语“(?)(ota)”、“(?)(gata)”。论文先考察了汉语“来”、“去”和韩语“(?)(ota)”、“(?)(gata)”参照点的对比。在参照点问题上,韩语和汉语的情况非常相似,只不过汉语与韩语不同的是:第一,汉语的“来”和“去”不能与“正在”“快要”等词语共现。第二,汉语的“去”不含有“到达”意义,因此不能与“存在”这一词语共现。而韩语“(?)(gata)”可以与“(?)(iseotda:存在)”共现。然后分析了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学考察,探讨了汉语和韩语是属于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还是属于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language)问题,最终证明汉语和韩语都不属于这两种框架语言类型。第七章是结语。整理和总结了本文讨论的内容,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