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氮肥对马铃薯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inacode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氮肥施用量过大、肥料利用率低、品质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对马铃薯产业而言势在必行。包膜氮肥、添加硝化抑制剂或脲酶抑制剂的氮肥被认为是增效氮肥,其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被视为实现农田土壤氮素养分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马铃薯种植体系鲜有相关报道。因此,研究增效氮肥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环境效应和推广可行性,对于发展可持续的马铃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尿素和尿素硝铵为基础氮源,在田间和温室条件下,设置2组试验,观察了不同增效氮肥对马铃薯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试验一以尿素为基础氮源,设空白对照(CK不施氮肥)、尿素(Urea)、缓释尿素(Coated Urea,ESN)、尿素与硝化抑制剂双氰胺混施(Urea+DCD)、尿素与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混施(Urea+NBPT+DCD)5个处理;试验二以尿素硝铵为基础氮源,设空白对照(CK不施氮肥)、尿素硝铵(UAN)、尿素硝铵与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混施(UAN+NBPT)、尿素硝铵与硝化抑制剂双氰胺混施(UAN+DCD),尿素硝铵与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混施(UAN+NBPT+DCD)5个处理。同时,在温室条件下,用15N示踪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增效氮肥氮素的利用和转化,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增效氮肥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对增温潜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在大田自然条件下,尿素、尿素硝铵增效氮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马铃薯产量,以尿素为氮源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组合增产最高,以尿素硝铵为氮源添加硝化抑制剂的效果最好,而且均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15-60 cm 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减少了土壤中氮素的淋溶损失。温室条件下进一步证实了大田试验的结果。2.在温室条件下,利用15N示踪发现,组合抑制剂的添加降低了氮肥流失量,提高了植株吸收氮量。3.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表明,不同尿素增效氮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培养初期N2O的累积排放量;尿素硝铵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组合使培养中后期CO2累积排放量明显增加;增效氮肥对增温潜势无显著影响。综合田间、温室以及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结果,增效氮肥可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减少土壤氮素淋溶损失,大幅提高马铃薯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进而增加马铃薯产量。同时,增效氮肥可减少土壤温室气体N2O排放。因此,添加NBPT、DCD的增效氮肥在马铃薯种植体系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结合不同马铃薯产区气候、土壤特点的使用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经济”一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然而,人们对它的理解却不尽相同。究竟什么是新经济?它有什么特征和影响?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与本文作
为了实现沸石粉吸氨量指标的快速测定,对一种基于重量法的快速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对称样量、对照组设置、添加氨水量等试验条件进行研究后,发现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条件是称
研究背景和目的卵巢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肿瘤的首位,超过2/3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5年存活率仅30%左右。卵巢癌中90%以上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目前上
目的:研究OPN、NF-κB、MMP-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分期、预后估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70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和其中11例患者的癌旁正常肺组织
【正】 塑料废弃物造成的公害(白色污染)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致要求尽快消除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少数国家拥有生产降解塑料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对外交往愈加密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必将吸引更多外国友人来华工作生活。医院官网的英译质量,对外国友人在华就医、医院的发展与外宣、中外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贯彻人才培养体系的主阵地。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到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和学科体系等诸多维度,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贯穿其中的中心线。做
人地关系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分形理论的异速生长模型,对中国293个地级市人地异速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时间上,20
<正> 当今塑料行业发展面临二大困扰:一是其原料大部分来自石油,而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和有限的;二是现行塑料在自然环境下很难自行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国家提出了能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