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名的小说家之一,科马克·麦卡锡在美国被誉为海明威和福克纳唯一的后继者。麦卡锡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奖,由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配角四项重量级大奖。他与唐·德里罗、托马斯·品钦、菲利普·罗斯一起被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誉为美国当代最主要的小说家。2006年,他的最新小说《路》也赢得了文学界的广泛称赞并获得了普利策奖。 《路》是麦卡锡采用后启示录的手法创作的一部寓言式小说。近几年来,这部作品在国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评论界主要从小说的文化背景、主题和叙事模式为切入点,认为凯尔特文化和神学对该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暴力和黑暗是该作品的主题;叙事模式与人物道德之间存在着联系。与国外相比,国内学界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具体。鉴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旨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主人公处在世界末日时对有意义生存的选择与追寻,从而最终实现其存在真实性的过程再现。 本文由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论组成,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主人公父子在自然环境危机中分别将自己塑造成由上帝派遣的自我牺牲的保护者形象和通过受难进行自我救赎的虔诚信徒形象,指出主人公父子以此方式实现了他们宗教上的自我完善,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了自我满足;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主人公父子在伦理危机中,父亲成功履行了“父亲”责任,且二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好人”这一形象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伦理上的自我塑形;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主人公父子面对死亡危机的表现,认为他们意识到自由选择的重要性,并承担起他们自由选择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开始了其对哲学上的自我存在的追求,从而最终实现了在末日危机中对自我存在的真实性的寻求。 《路》通过再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灾难,表达了麦卡锡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的关怀。同时,麦卡锡以此告诫人们无论在将来遇到怎样的困境,人类都不应该丧失生存的信念和生活的希望,而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困境中创造出有意义的生存方式,最终寻找到摆脱困境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