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经Ponseti方法治疗后足部外观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后患足与健足的X线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03月在我院经Ponseti方法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随访时采用Pirani评分对患足进行评价。拍摄站立正位、侧位、跟骨轴位及最大背屈侧位X线片。测量指标包括:站立正位片距骨-第1跖骨角、距骨跟骨角;站立侧位片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最大背屈侧位片胫骨跟骨角、距骨跟骨角;站立跟骨轴位片跟骨内翻角。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对单侧病例患侧与健侧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同期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10例(20足),测量站立侧位片中距骨-第1跖骨角及跟骨倾斜角,与双侧病例对比分析。结果:单侧发病患儿29例,包括左侧9例,右侧20例;双侧发病患儿10例;共39例,49足。男31例,女8例。随访时患儿年龄4-59月(平均26.8月),开始治疗时年龄2-120天(平均25.9天),随访时长2-56月(平均31.8月)。4足未行经皮跟腱切断术,每周1次石膏矫形固定3-5次(平均3.5次);45足行经皮跟腱切断术,术前每周1次石膏矫形固定3-10次(平均4.7次),术后行石膏固定2-5周(平均3.1周)。患足Pirani评分为0-1分(平均0.14分),其中0.5分9足,1分1足,0分39足。所有患足均可达到无痛的、有功能的足,日常活动不受影响。单侧病例患侧与健侧所测量指标的均值分别为正位片:距骨-第1跖骨角13.07°、19.97°(P=0.001),距骨跟骨角32.97°、41.79°(P=0.000);侧位片:距骨-第 1 跖骨角 7.14°、26.31°(P=0.000),跟骨倾斜角2.62°、6.07°(P=0.01);最大背屈侧位片:胫骨跟骨角57.00°、40.14°(P=0.000),距骨跟骨角 32.14°、49.93°(P=0.000);站立跟骨轴位片:跟骨内翻角-8.93°、-5.45°(P=0.006)。患侧与健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病例20足与健康对照组20足侧位片所测量指标的均值分别为距骨-第1跖骨角8.60°、18.15°(P=0.001),跟骨倾斜角6.45°、13.40°(P=0.016),双侧病例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经Ponseti方法治疗后短期内,患足的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但X线指标显示患足较健足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