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以后徽州宗族开始逐渐的发展和壮大,到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成为典型的宗族社会,那些迁移到徽州、以中原衣冠自居的世家大族以中原正统文化掌握着徽州社会。程朱理学在有“程朱阙里”、“东南邹鲁”之称的徽州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重族谊、隆祀典表现的淋漓尽致。明中期以后兴起的徽州商帮将大量的商业利润用于宗族建设,徽州籍仕宦也给予宗族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明中期以后徽州宗族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膨胀。同时,由于封建律令对于族产的特别保护,又保证了徽州宗族产业的壮大呈一维趋势(即只增不减)。明清事情徽州宗族名下的产业涉及田、地、山林、水塘、货币等诸多的方面。面对不断增长、门类繁多的族产,如何管理成为理学兴盛、文教勃兴的徽州人的时代课题。 在数百年的积累中,徽州人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区管理族产的一些方法,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徽州人为了祭祀和恤族这两个核心的目标,对宗族产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多方筹措,促进族产的不断增长,加强了宗族的经济势力;想方设法,保护族产不致外流,使之成为宗族发展的物质基础;多种方式选择管理者,形成权力制衡,保证族产的公有性;相对较低的剥削率缓解了租佃矛盾,维持了佃农的生活;措施得当,让族产在经营中产生丰厚的利润;细致分配,完成管理族产的核心任务?通过族产的有序经营管理,徽州——这样一个宗族社会,宗族势力获得了迅猛的增长。“宗法+物质”的管理模式使徽州的宗法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系列的互动。这一互动对于徽商的崛起、徽州的传统社会标本式的保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通过族产来更加有效的控制族众,以联宗收族的名义将族众束缚于宗族的框架之中也是徽州族产大量存在和有效管理而产生的不可否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