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索牵引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及训练模式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复机器人为提高运动性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肢康复机器人通过模拟正常人的行走位姿,使下肢患有运动障碍患者获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患有运动性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肌肉和关节的损伤部位各有不同,而目前市场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构型多以刚性存在,训练功能多以步态为主,对患有股内侧和臀部深层肌群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研究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构型及其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刚柔混联机器人构型及其训练模式(51405095);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专项资金:刚柔混联下肢康复机器人构型研究(2014RFQXJ037)资助下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人步态运动不同阶段时,下肢肌肉骨骼杠杆模型的功能及肌肉力相互关系。利用D-H法建立了人体下肢正逆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内收外展运动中下肢的运动轨迹。进而提出了2R3T内收外展刚柔混联机器人机构构型,依此分析了机器人可实现的功能和可控工作空间。考虑到机器人的牵引柔索连接患者,可能造成踝关节的损伤,在此,专门设计了一种捆绑装置,由柔索对其进行牵引。通过对内收外展训练中患者下肢末端与机器人动平台中心点相对应点的运动轨迹分析,完成了机器人动平台和机器人刚性支链的运动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柔索运动的求解法则,得出了机器人的柔索长度、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在考虑下肢与绑缚装置自重的情况下,建立了机器人静力学平衡方程,对各柔索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LIFEMOD软件对患有运动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建立了肌肉骨骼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多点驱动与单点驱动的利弊,确定了机器人的驱动方案;根据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不同需求,分析了内收外展训练与屈伸训练各自的优势。通过分析正常人与患者完成主动康复训练时下肢的运动轨迹,采用了一种以PID控制为核心的主被动训练模式,用以改善被动训练过程中患者肌力提高不明显以及主动训练中下肢运动轨迹失真的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图像学以及二重证据法为基础,从宋代的儒家思想以及商业文化开始,将图像、文物以及历史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宋元时期的陶瓷器物梅瓶以及玉壶春瓶进行实用性与美感
采用相场方法模拟第三相颗粒钉扎的两相耦合的晶粒长大过程,系统地研究了第三相颗粒体积分数和尺寸大小对两相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第三相颗粒体积分数越大,对晶
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FW公司是一家国内首屈一指的合资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工厂对信息技术依存程度很高,本文研究的UPS系统是整个IT信息系统中涉及机密信息的重要一
考古学与民族学、民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笔者欲结合长江三峡地区文化遗产之特征,以及工作中的一些体验,就考古学与民族学、民俗学的关系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进程的加快,国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互动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现代福利经济学关于税收的超额负担理论和最优税
目前,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然而,农地流转的近期实践表明,即便存在法律允许与政策激励,农地流转率仍然偏低;已流转的样本中,纠纷的频发使得
本文报道了在表面活性剂PEG400存在下通过简单的热分解反应分别合成了硫化铜纳米粒子和氧化亚铜纳米方块,硫化铜纳米粒子直径在11~20nm之间,氧化亚铜纳米方块尺寸在300~800nm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山西汾阳人群细胞色素P450酶1A1(CYP1A1)基因Msp1位点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251位点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主动适应能源革命、技术革命发展新趋势,科学准确地把握发展的新定位,以改革再出发的新姿态,提出了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新目标、新思路、新观点、新
报纸
<正>推荐理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全球热销七百万册,获英国布克奖、德国国家图书大奖等6项国际大奖。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欧美国家进入了高中生必读书目。文章叙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