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任感作为大学生个性及社会性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留守经历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稳定进步的重要群体,其素质的高低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平稳。曾在17周岁及以下时期,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经商、学习原因,自己独自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其他亲戚或者朋友代为照顾,不能跟父母一起生活达半年以上的在读大学生在本文被列为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范畴。其在特定的成长经历背景下对应有职责的确认与履行,并对其行为相应后果的自觉承担,以及随之产生的能够满足内心需求的自觉的情感体验即为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只有我们更加注重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的提升和培养,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更好地更正和完善,才能使留守经历大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本文认为,提出和探讨培养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责任感,对于留守经历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责任感的研究较多,但是将留守经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颇少。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七所高校的6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83名大学生曾有留守经历,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访谈调研及文献资料的查阅归纳,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第一、重庆市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现状的良好表现: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总体状况较好;独生子女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他人责任感水平较高;住校经历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责任感具有选择性提升作用;母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上者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责任感引导性较强;农村相对落后的成长环境并未影响到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责任感水平。第二、重庆市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中他人责任感水平最低;“211”院校的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水平较低;理科类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水平较低;大三年级的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承诺责任感及过失责任感水平达到最高值后回落;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水平不高;除自我责任感外,学生干部责任感水平不高,未发挥示范作用;学生党员的承诺责任感水平较低,其积极能动性挖掘力不强;高学历父亲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引导不足。本研究在分析调研数据及访谈资料的基础上,从留守经历大学生所处信息环境的影响、对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认知及行为引导不足、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中重点人群责任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及留守经历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对责任感发展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重庆市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发展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从完善信息环境、发挥教育功效、提升社会支持系统及挖掘留守经历大学生自身优势四个方面提出重庆市留守经历大学生责任感水平的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