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代,两种叙事方式——20世纪70年代知青小说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个体对历史的记忆都不同,历史是每个个体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加工而呈现出来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历史在记忆中被反复地修改,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同一历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叙述。发端于20世纪50、60年代,在70年代形成高潮的上山下乡运动,不同作家对这一历史的看法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两类知青叙事,一类是主流知青叙事,另一类是边缘知青叙事。  本文主要以有知青经历的作家在20世纪70年代所创作的、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入手,梳理并分析两类知青叙事,在叙事主题、叙事模式上的差异,并探索形成这种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叙事主体的精神缺位与觉醒。  本文在绪论中对选题的意义与价值、知青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本文中涉及的“知青小说”“主流知青叙事”“边缘知青叙事”等概念进行界定。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概述70年代知青小说的叙事类型。将70年代知青小说分为两类,一是主流知青叙事,二是边缘知青叙事。根据政治发展和文艺政策的调整,分别将两类知青叙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概述,以便更清楚、全面的了解两类知青叙事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是对70年代主流知青小说的内部叙事逻辑进行探析,从政治文化背景,小说形成的几种创作模式入手,探讨叙事主体的不忏悔及理想无罪的精神缺位意识。第三章是对70年代边缘知青小说的叙事演变历程的还原。从生成的历史语境入手,以边缘知青小说叙事形态的变化为支点,探讨叙事主体精神是如何觉醒的。第四章通过对小人物与潜藏的日常生活的描写、挖掘出忏悔、苦难等叙事主题在80年代知青文学的延续,以期探究70年代知青小说对80年代知青文学的影响与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工笔画的发展,基于时代创作发展需要的技巧提升及艺术表现已经成为当前工笔花鸟画创作及研究领域的重点领域。本文从几幅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入手,探究其绘画技巧及艺术表现
提出一种面向Agent Petri网改进型模型,给出了该Petri网模型的一般性结构、网络的形式化描述和结构特性属性的定义及其定理,将Agent的自治性、协作性、容错性在模型中予以具
托马斯·哈代在其作品中处处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精神关怀,在其“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哈代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自然、动物、女性的生态伦理关怀,更体现了哈代对现代人
提出了化学教学中的四步式教学法,即:引入新课、指导阅读、质疑讲解、练习巩固,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The four-step teaching method in chemistry t
本文专题探讨情态副词“照常、照旧、照例、照样”,主要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来考察它们的异同,并探讨其历时演变过程。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
日志服务是IEC 61850系列标准提供的一个重要服务。相对于报告服务模型而言,日志服务模型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数据的记录和存储相对独立,不依赖于外部客户端的连接和检索;客
为强化军车驾驶员法纪观念,促进上海地区军车安全运行工作的落实,维护海军驻大都市军车良好形象,提高部队战时机动保障能力,海军上海基地于2002年5月12~16日组织海军驻沪团以
期刊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素质教育已经被人们认可,社会所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教育那种只能会答卷,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答卷工具。培养出来的应该是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