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架构全面建立,工作制度逐步完善,信息公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民众知情权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但仍然存在信息公开主动性不足、过分依赖行政考核推动、考核制度不完善、因牵扯多方利益不了了之等实际问题,同时,信息公开还面临公开载体多元化、不透明政府导致公开成本走高等实际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很大关注。本文从“强调实际可操作性和具体的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通过信息公开在基层政府的实践上来,以本作者的切身经历与工作体会,研究和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基层政府的开展现状、面临问题和改进方向,以期有益于中国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实践。相比通过纯粹的学理推演和理论分析,本文所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可能更加贴近政府信息公开,尤其是基层政府的实际情况。整个论文共分五个章节,分别是:选题意义与问题意识、文献综述与框架结构、无锡新区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性考察、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路径分析。通过对无锡新区信息公开工作的历史性考察,深入分析自《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基层信息公开推进的各个历史阶段特征和主要的推动手段,进而找出制约基层信息公开工作关键因素。可以看到,当前影响基层信息公开绩效的原因主要是信息公开与公务人员传统观念的博弈、人员配备和素质结构无法满足政府信息公开、基层信息公开制度设计不够合理、开发区体制机制的障碍等具体因素。这些原因既有历史形成的制约,也有新制度在基层实施时的新问题,需要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来加以解决。同时,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基层信息公开在思维转轨、载体建设和制度配套等方面同样面临新的课题。要解决基层信息公开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的创新并举,有效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相关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信息公开实践的指导,推动信息公开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的分离和独立,逐步优化信息公开工作推进的节奏,优先公开关键领域的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信息公开中的积极作用,将政府转变观念与民众广泛参与紧密结合,有效结合技术革命,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巨大推动力,全面推进阳光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