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井下人员搜救作为保障矿山安全和提高井下被困人员生还率的重要屏障,加快其技术的更新与设备的研发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宽带雷达波生命信息识别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已经在地面消防救援、地震、雪崩等自然灾害中逐渐被应用并推广。但是其在矿山安全救援领域的应用却鲜有报道,主要是超宽带雷达波穿透煤体进行生命信息识别过程会由于煤体介质的特性造成雷达波的衰减。研究其传输衰减变化规律是进行生命信息识别的基础,也是在识别过程中所要克服的难题。为了研究超宽带雷达波穿透煤样过程中的衰减变化规律及生命信息识别效果,设计了基于超宽带雷达波的生命信息探测系统,并对其进行现场验证。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和厚度煤样中超宽带雷达波的传输衰减,对传输衰减因素进行分析及排序,验证了生命信息识别效果,并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条件下的生命信息识别有效范围。利用NS-187矿用射频信号衰减系统对褐煤、长焰煤及贫瘦煤三种煤样在25cm、45cm、65cm及85cm厚度下的超宽带雷达波信号的传输衰减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样的变质程度与雷达波的传输衰减呈反比关系,煤样厚度的增加会造成雷达波传输衰减的增加。不同探测频率下衰减规律表明雷达波传输过程中能量集中在天线的中心频率附近,且会随着距离的增加出现多个峰值。结合超宽带介电谱concept-80测试系统分析了煤样介电常数、电导率及损耗角正切值与传输衰减的影响关系,并对其重要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电导率的影响最大,介电常数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峰值左右,损耗角正切值对传输衰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基于超宽带雷达波生命信息探测系统在现场试验中对人员探测距离及探测误差进行交叉分析,对比了在不同厚度下的三种煤样探测效果。结果表明,低变质程度的煤样中生命信息识别较为困难,高变质程度的煤样中生命信息识别的误差较小,有效范围较大。三种煤样探测效果中,褐煤的探测距离最短,探测误差最大;长焰煤次之;贫瘦煤的探测效果最佳,且有效探测范围最大,最利于雷达波的穿透探测。三种煤样的综合对比表明,当煤样厚度大于3m时,人员探测误差整体大于1m,此时探测数据无法提供可靠的分析,故不利于现场人员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