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C管桩以其单桩承载力高、抗弯性能好、质量稳定可靠、应用范围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重要的基础形式。预应力管桩是预制混凝土桩体和岩土体共同作用的系统,影响其工作性能的因素很多,破坏模式复杂,进行确定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而又艰巨的任务和工作。本文在调查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湖南桩基市场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预应力管桩的特点、适用的地质条件,并对现行计算预应力管桩的竖向承载力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同时,对长沙市“长房-东郡”三根工程试桩进行了静载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对漳州市“锦绣一方”一期“花园洋房”现场试验桩顶竖向承载和长沙市“长房-东郡”工程试桩进行了数值模拟。一方面,本文对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力及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了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常用方法的不足,并详细阐述了本文数值模拟的FLAC3D方法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分析了我国静载试验测试理论、实践的发展和静载试验装置,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一致性较好。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桩顶沉降基本趋于一致。而通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提供的土的物理指标和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公式求解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较大,建议不宜直接采用。本文还参照了张茂柱等提出的在软土地基应用管桩,计算承载力时的修正系数,通过修正系数对(JGJ94—94)规范公式进行修正,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值基本与实测值吻合。